所有偉大的制作人和工程師都知道,若想獲得理想的混音首先要有出色的錄音。因此,我們在這邊羅列了20個快速小技巧,讓您能在錄音棚收獲較好的聲音:
1. 讓藝人/樂手處于舒適的狀態
盡管這看起來無關緊要,但實際環境對現場準備錄音的藝人的演奏能力會產生巨大影響。我們不妨試著想一想,是一間散發著臭襪子味道的凌亂骯臟的臥室更能激發人的靈感;還是一間明亮、干凈、寬敞、墻上掛著一些酷炫音樂藝術品的工作室更能帶來一場傳奇的表演?
2. 盡量消除不必要的噪音
若想去除已經錄制好的作品中不想要的噪音是很難的,所以您較好還是在正式錄音前就嘗試消除它們。盡可能使用平衡線,關掉交流電,把所有手機調到飛行模式,關掉任何會引起嗡嗡聲或干擾的LED燈。
3. 把房間本身的聲音去掉
錄制大多數樂器的經驗法則是,錄制下來的聲音盡可能是干聲,然后根據歌曲的要求添加氛圍感或空間感。如果您錄制時捕捉到了許多空間聲音,這種空間聲音幾乎不可能在事后被移除出去。我強烈建議在您開始音頻事業的早期,投資一些聲學面板,并對您的錄音室進行一些常規的聲學處理,比起購買昂貴的模擬設備,還是請優先考慮這些東西。如果您用價值2000美元昂貴的硬件壓縮器壓縮一個錄制下來顯得空曠的聲音,那最終的結果只會帶給您一個破爛房間的聲音感覺。
4. 嘗試使用“鼓的節奏型”(Drum Pattern)替代“節拍器軌道”(Click Track)
有些音樂家很難跟上“機器人式”的“節拍器軌道”(Click Track)。在這些情況下,我常常發現,在基本的MIDI“鼓的節奏型”(Drum Pattern)中編輯想要的節奏模式,可以讓音樂家們隨律動而演奏,使演奏變更出色。
5. 從源頭著手
有時候您會看到吉他手拿著巨大的“單塊效果器板”(Pedalboard)來到您的錄音室,上面放滿了可以創造“他們的聲音”的怪異而美妙的設備。作為工程師,您可能非常想告訴他們關掉所有設備,讓錄音變得盡可能“干凈”,這樣后期可以添加“更好”的效果器,但是這也可能會造成無法讓吉他手們有一次有趣的錄音經歷,也會抑制他們靈感的發揮。不要堅持用“您想要的聲音”來劫持別人的“聲音”。相反,我們是要幫助他們創造屬于他們聲音的更客觀的“較好的版本”,并盡可能用最簡單的方式把它錄下來。
6. 不要抱著“在混音時修復錯誤”的心態
在錄制過程中,有時因為懶惰,我們常常自欺欺人地認為,可以簡單地“在混合中修復一些東西”,而實際上,在源頭上就做對,那一切會簡單得多。試著想一想,所有需要“修復”的東西最終都會加在一起,這意味著在混音時,您可能會花更多的時間來修復它們,而不是專注在混音上,這可能會剝奪您對歌曲的創造性、音樂性、以及直覺上的把握和處理。
7. 購置新的琴弦和鼓皮
若您使用了新的吉他或貝斯琴弦,或一套新的鼓皮,這相當于在混音中進行了高頻加亮的EQ處理,以及“音頭增強”(Attack Enhancing)的壓縮處理。只要在錄音前多花點錢就可以了節省您自己許多的時間和精力。
8. 為不同的工作選擇正確的撥片
您知道嗎,在演奏吉他或貝斯時,改變撥片的類型就可以輕松獲得您想要的聲音。嘗試一些不同厚度和材料的撥片,您會立即注意到不同音區的特征是如何隨著撥片的不同而變化的。
9. 稍稍移動話筒就可以節省您調整EQ的時間
曾為Toto,Steely Dan,Frank Sinatra擔當音樂制作的錄音傳奇人物Al Schmitt,因其在混音時不使用任何EQ或壓縮而聞名。他是如何實現這一驚人壯舉的呢?他就是通過移動話筒,直到它們真正捕捉到他想聽到的聲音,并將其錄制下來!我們現在真的有點悲哀,我們如此依賴EQ,并熱衷于修復各種問題,以至于我們忘記了“錄音工程師”這個頭銜的真正含義。
10. 前幾次的錄制往往是較好的
您知道嗎,一些較具標志性的歌手如David Bowie,Frank Sinatra和Elvis等人的錄音都是一次過的。現代錄音技術和編輯能力雖然很酷,但它不能取代偉大的歌手飽含感情地演唱出動人的聲音,在歌聲中他們傾注了內心和靈魂。請記住,最終對聽眾影響較大的是“情感”,所以不要害怕選擇那些雖有輕微的瑕疵但飽含情感的錄音,如果這些有技術瑕疵的錄音確實具有藝術性的共鳴,那就完全可以取代技術上“出色”的錄音。
11. 錄下所有的內容
我曾經好多次犯下這個錯誤,我經常會對音樂人說“我們做個快速熱身”或“我們嘗試看看這一段”,但當時我并沒有按下錄音鍵。當我意識到我該錄音了,我已經錯過了捕捉他們較佳演唱/演奏的時機。所以請不要像我一樣,請記錄下所有的“熱身”和音樂人的“一次嘗試”。
12. 將節拍器漏音做到最小化
有時我們會發現,正在錄音的音樂家可能想要“跟隨趨勢”將他們的耳機扭轉開,但這很有可能會造成在您的錄音中出現了許多不想要的節拍器的漏音,后期想將它們清除掉是個很大的問題。您可以婉轉地告訴他們為什么盡可能不要這么做,這樣也為自己省去很多麻煩。
13. 保持耳機有準確的音量平衡
跟隨好的耳機混音返聽進行演唱,是歌手給能否具有較好表現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他們的聲音在返聽里太大,他們可能會唱得很輕。如果旋律樂器的聲音不夠大,他們可能很難唱出正確的音高。長話短說,在您開始錄音之前,花幾分鐘時間確保每件樂器都有正確的音量平衡,這樣就能確保從一開始就能獲得較好的結果。
14. 確定聲音/音樂的呈現方式
出色的模擬錄音方式與現在數字錄音方式的較大區別之一在于,我們可以在任一錄制或制作環節中使用工具以對應的處理手段更改錄制結果的呈現方式亦或音樂走向。盡管這在技術及工作流程上是個巨大的突破,但這也會帶來聲音/音樂的“最終形態”無法確定的危情情況。
假如無法確定聲音/音樂的呈現方式及走向的話,那如何建立起對應的聲場環境,如何讓所有樂器與人聲協同工作且相互和諧共存呢?解決方法也相對簡單,就是“最終狀態”確定下來(不糾結),鼓組選好之后就能確定貝斯的呈現狀態,貝斯確定了就能知曉吉他的音色應該是如何的,以此類推。
15. 確保每個人從頭到尾都知道自己需要演奏的內容
在錄音棚里,沒有什么比不得不中斷錄音,等吉他手練習一小時他們需要演奏的內容更讓人惱火的了。而若歌手因為背不出歌詞,需要拿著的iPad提詞,且每讀一個詞都會偏離話筒拾音軸時,錄音師就不得不經常頻繁地開啟或關閉“高架濾波器”(High-Shelf),這也很令人心煩。
16. 選擇適合這項工作的工具
可以肯定地說,并不是所有的工具都是一樣的,有些工具就比其他工具更適合于某些目的。不要墨守陳規,試著使用裝載了單線圈被動拾音器的Stratocaster獲得厚重的聲音,使用裝載humbucker主動拾音器的Schecter獲得更清澈的聲音,所以,請從一開始就選擇合適的樂器。
17. 試試不同的話筒
有時候,不管話筒有多好,它都可能不是最合適的。索尼C800G是一款漂亮的、傳說中價值1.5萬美元的設備,但它的亮度超高,真的無法與已經很亮的聲音搭配使用。
18. 不要錄得太“大聲”
音頻接口上的前置放大器若在錄音期間產生削波變紅,表示數字削波已添加進您的錄制信號中,并丟失了有價值的“瞬態信息”(Transient Information)且無法恢復。在設置輸入增益時,請考慮一下“動態余量”(Headroom),以確保峰值電平和較響的聲音在錄制中不失真,并保證沒有“動態的瞬態數據”(Dynamic Transient Data)損失,避免在錄音中產生不想要的失真。
19. 但也不要錄得“太輕”
另一方面,如果您太過謹慎,可能錄制的聲音會太安靜,您沒有在錄音設備的底噪和演奏聲之間留下足夠的音量空間。當您將錄好的聲音音量調高時,隨之也會出現更多的噪音。
20. 使用“防噴罩”(Pop Filter)
若您不想在每次出現“P”或“B”的發音時產生聲音爆破或失真,就一定要使用“防噴罩”(Pop Filter)。請讓“防噴罩”(Pop Filter)和話筒之間保持3-4英寸的距離,歌手和“防噴罩”(Pop Filter)之間也保持3-4英寸的距離。
認真對待音樂和過分認真對待音樂有很大的區別。歸根結底,音樂家熱衷于情感表達和講故事,而工程師的真正工作是簡單地將音樂捕捉、傳達,在必要時增強增,而不是去做轉變或阻礙。不要深陷在音樂制作的技術層面,以至于您忘記了像聆聽者那樣去聆聽,去做一些真正能讓您有觸動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