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經濟要形成消費閉環,得具備一個商業模式,否則就無法產生投入與產出的回報。
10月20至22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和常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聯合主辦,人民日報人民文旅、蝸牛景區管理集團、江蘇省金壇茅山旅游度假區管委會、金壇區文旅局、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中國未來景區大會暨長三角旅游高質量發展金壇茅山論壇”在常州舉行。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策劃制作人李文發表了題為《科技與文化共舞 點亮目的地夜經濟》的講話。他表示,夜間經濟并不是靠政府來規劃,一定要靠市場來激發。
李文說,夜間經濟從內容上來講,文化是核心,是載體,是IP,科技是手段。我國很多夜間經濟項目都過于炫技,畢竟,光亮工程和燈光秀不等同于夜間經濟,實際上,光亮工程和燈光秀只是一個手段!瓣P鍵是夜間經濟要形成消費閉環,得具備一個商業模式,否則就無法產生投入與產出的回報!崩钗恼f,“夜間經濟不是靠政府的規劃出來的,一定要靠市場來激發!睂嶋H上,夜間經濟中國自古就有,《清明上河圖》上展現的就是當年繁華盛世圖,當年汴京開封的商業交易持續到天亮,就是一個典型的夜經濟,每到春節的時候看的花燈自古就有。
李文認為,當前,我國百姓的消費特征發生了變化,有兩個:
第一,新消費主體的心理訴求有三個渴望,渴望掌控一切,渴望參與其中,渴望群體社交,而且崇尚傳統文化時尚表達。傳統文化要時尚表達,就是現在的網紅小哥哥、網紅小姐姐。什么叫時尚表達?必須有創新的科技手段,數字化的虛擬體驗來做創新。
第二,“消費者為體驗買單”這樣的服務消費支出大大超過了實體消費,也就是說商品交易?措娪翱囱莩龅热慷际求w驗式消費,而且體驗消費遠遠已經超過所謂的實體消費。
李文指出,自己不想討論“后疫情時代”,而只看現在。因為自己就是游客,就是消費者,自己周末帶孩子出游,就是想更多地去自然開放式的空間,而不是去“人扎堆”的地方,這種趨勢的第一個特征是開放式、公共式;第二個特征是近程,近程旅游成為了無處不在的一種生活方式;第三個特征是非接觸,而很多非接觸就是體驗式的。這種體驗方式大大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運營利潤。
關于文化和科技的關系,李文認為:文化是內容,是載體。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溯源就是人類面對自然環境產生的謀生行為與意識體系的總和。站到文化的角度,我們所有的語言、文字、繪畫、音樂、舞蹈、戲劇以及社會體系、社會制度,全部都是由人類的進化過程當中文明產生而來的。然而,到了數字科技時代,就變成了用“信息化”方式呈現了。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做一件事:用技術的方式,用技術的手段來演繹文化的內容。
李文說,科技是重構空間和解構時間。在科技館、主題樂園、4D影院,進到空間往往會發生一種錯覺,那都是用數字化的手段虛擬出來的,所有的空間都在重構;而時間也在做著解構,我們可以跨越歷史,也可以面向未來,把任何一個事件用一種影像的方式體現出來。
未來的夜經濟,體現出了數字文化創新業態。數字文化體驗,是通過數字化的科技手段,打造獨特的文化藝術IP,把它形成體驗式業態。我們可以借用原來大師創作的IP,也可以自己創造新的內容。它并不是全新的,但都可以和傳統的剛需業態融合,創新意味著未來景區是全域的,它無處不在。
李文表示,夜間經濟并不是現在才有的,但它有衡量的標準。夜間經濟強調的是第三產業,而第三產業更強調的是服務業。新加坡、上海、紐約、廣州等國家或地區的服務業產出,60%以上都是在夜間,上海位居全國之首,占全天的62%。
為什么我們愿意在晚上消費?白天的時間更長啊,當然要講我們現代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為我們自古以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我們的生物鐘白天保持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只有到了下班,到夜幕降臨的時候才能恢復自己感性的一面。很多人白天工作時候會各種各樣的行業和社會的制度和體系壓抑著你,只有到了夜晚和旅游的時間才能釋放自我。
舉個例子,在上海,夜間生活體現的一定是從必看、必玩、必游的。它涉及到城市名片、商業消費等等主客共享的空間。如何在這樣一個空間里打造主客共享的產品,一定是個系統規劃,里面有夜購、夜娛、夜秀、夜玩、夜讀,不僅是白天營業時間的延伸,更強調的是晚上獨具魅力的消費和體驗方式。從目前看,廣州勵豐參與制作、打造的幾個項目說明夜游經濟已經有了旅游品牌,比如成都錦江夜游IP、樂山味道IP、姑蘇八點半IP等。
李文強調,實際上,主題夜游產品只是在自然空間利用文化,利用打造電影場景、游戲環節,形成一條行進式動線,有效串聯周邊的業態,把餐飲、主題民宿都有效串聯在景區兩公里周圍。
“最后總結一下,文化為核、技術為軸、運營為流,要形成最終的商業模式。如果我們打通這個IP,就能實現心中有遠方,遠方無處不在,未來景區也無處不在!崩钗娜缡钦f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