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嵌入式音箱,之前分享過一個帖子《強迫癥的福音》,聊的就是嵌入式家庭影院的事。近幾年來定制安裝家庭影院產品越來越多,也有很多人問到相關的問題,今天老蝸牛就來聊聊幾個相關的常見問題,沒準對你有所幫助。
什么是嵌入式音箱?
說白了當然就是嵌入到墻里用的音響產品,早期主要用在汽車、公共廣播和背景音樂等系統。后來才逐漸應用到家庭影院。好處就是不影響整體裝飾風格,干凈簡潔節省空間,又不輸傳統家庭影院的聲音效果。
嵌入式喇叭多種多樣,上天入地,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環境來選用,就是為定制安裝而生。
偏見
早些年的嵌入式音箱受技術方面的限制,無論制作工藝還是性能指標,都達不到家庭影院要求水準,所以嵌入式音箱大多用于對音質要求不是很嚴格的背景音樂系統。所以,就給大家留下了嵌入式喇叭聲音效果差、素質低的印象。
如今隨著技術革新,消費者對產品要求越來越高,以及各大品牌廠家越來越重視定制安裝系列產品,技術投入越來越大,使得嵌入式音箱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完全可以勝任頂級私家影院擴聲工作。
品質優?高顏值?HIFI音質?
其實大家都是明白人,從外觀、設計、做工、用料就可以分辨出品質優劣。
高端一些的還會有針對房間增益進行調節的功能,比如安裝在透聲幕后面的話,可以通過高頻增益調節開關提高一下高音量,而如果喇叭安裝在靠近墻角位置的話,就可以通過低頻增益開關來衰減一下低音,讓聲音不那么肥厚失真。
音箱嵌入式設計有什么優點?
完全隱身,可以任意設計影院風格,不影響美觀度,再也不用擔心過不了家里領導這一關。
有些人會擔心,是不是嵌入式安裝聲音效果不如外擺那么好?其實正好相反,入墻安裝可以彌補傳統外擺音箱的一些聲學上的缺陷:
可以避免箱體邊緣衍射帶來的聲染色。
完美解決傳統外擺音箱后面墻壁低頻反射所帶來的不利干擾,提升音箱低頻效率,讓頻響更均衡。
音箱嵌入式設計又有什么缺點?
相比傳統外擺音箱,施工難度直接提升了N倍,沒有經驗的小白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很難駕馭。
音箱已經與墻體融為一體,以后想升級設備就難了,需要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不太適合用于HIFI,因為立體聲系統基本沒有DSP校正系統,就很難對房間缺陷進行校正,所以你會經常看到有發燒友換線、換腳釘、換線電,加避震……尤其是對音箱的調整,更是重中之重(暫且不聊玄學,只談音箱)。欣賞高保真音樂很多時候,也確實需要根據不同的欣賞習慣對音箱進行位置、角度等微調,以達到更宏大的聲場和縱深,更精確的舞臺定位,更好的脫箱感,一旦音箱入墻安裝,這些調整也就無法實現了。
因為房間固有模式問題,靠墻位置是最嚴重的,音箱嵌入后與墻面做平會導致駐波更容易激發,這時候就要在調試上下功夫,尤其注意分頻設置,把聲音銜接好。
魚龍混雜,注意甄別低檔廉價背景音樂喇叭和高端嵌入式音箱。好的是真的貴,不過這不是音箱的缺點,是你的缺點……
為什么很多嵌入式音箱品牌、型號都沒聽說過?
高端嵌入式音箱就是專門給高端影院設計的,音箱已經變成了“零件”,最終搭建完成的影院才是完整的商品,而“零件”普通用戶買回去也不會用,所以一般都是私人影院定制安裝集成商做為銷售渠道,一般不在商店或者網上零售。
目前來說,家庭影院就屬于小眾的愛好,嵌入式音響設備更是小眾里的小眾。定制安裝音箱,甚至有些顏色、尺寸都可以根據客戶或者設計師要求來專門定制生產,型號沒聽說過的話,實屬正常。
說白了,它們就是為那一小撥對音畫效果、影音室風格有高要求的富豪設計的,不是大眾消費。當然也不排除有山寨小作坊的坑貨,冒充進口大尾巴鷹,要注意甄別。
嵌入式音箱安裝的注意事項:
墻體必須是堅硬、厚重、連續的表面,避免低頻跌落和梳狀濾波效應。進行嵌入式安裝時很重要的一點是,音箱的前面板要和前墻在同一個平面上(二者平齊),不能突出來,也不能縮進去。
音箱不能裝得太高或太低(最大傾斜角度<15度)。
如果是有源音箱的話,不安裝強制制冷系統就必須把功放模塊從箱體后方拆卸下來。
嵌入式音箱有的是自帶箱體,直接入墻即可,還有的是喇叭裸露設計,這時候一般就需要自己制作一個底盒,保護喇叭,提升低頻效果,具體可見之前的帖子:《家庭影院嵌入式音箱背箱底盒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