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加勒比郵輪上演經典百老匯音樂劇(資料圖)
近年來,隨著世界郵輪產業的繁榮發展,郵輪演藝行業方興未艾。據國際郵輪協會統計,郵輪旅客逐年增加,2018年達到2720萬人次,2020年將達到3000萬人次。郵輪公司對船上演藝活動加大投入,針對不同觀眾群,增加演藝品種,提高科技含量,重視節目創新,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市場需要。
多樣化節目滿足不同需求
演藝曾經是郵輪服務的薄弱環節。最初,游客在船上的娛樂活動非常簡單,多為在酒吧間聽鋼琴師演奏、舞廳里跟著DJ跳舞、甲板上看電影、唱卡拉OK等,舞臺表演的水平也普遍不高,多由船上工作人員兼任演員。現如今的郵輪演藝則非常講究專業水準,力求滿足不同年齡和職業觀眾的文化娛樂需求。
因為以家庭為主體參加郵輪出游的情況越來越多,迪士尼、歌詩達等郵輪上都有根據經典動畫片改編的少兒演藝節目,適合全家一同觀看。此外,歌舞綜藝秀等傳統演出形式時長普遍縮減,服裝道具更加獨特。
音樂劇演出熱度不斷上升。挪威郵輪、皇家加勒比郵輪已推出多部著名音樂劇的海上版,如《律政俏佳人》《搖滾年代》《沙漠妖姬》《芝加哥》《貓》《媽媽咪呀》《我們讓你搖滾》《阿拉丁》等。
晚餐劇場成為時尚。銀海號、挪威號等郵輪開辦了晚餐劇場,將雜技、魔術表演與餐飲文化巧妙結合起來,圓形專用劇場裝飾得很有特色。MSC地中海郵輪與國際知名的太陽馬戲團合作,打造專屬的晚餐秀,公司還在“傳奇級”郵輪上投巨資建造劇場,獨家上演8臺原創節目。
體育項目與演藝活動相結合。皇家加勒比郵輪部分航線有跳水表演、花樣游泳,編排上融合了燈光、噴泉和音樂,產生獨特效果,冰上表演也非常吸引人。
音樂主題郵輪依然受到歡迎。幾乎每艘郵輪上都有翻唱樂隊,他們翻唱各種歌曲,在不同時段演出。而且這些樂隊逐步細分化,很多樂隊專門翻唱麥當娜、貓王等特定歌星或樂隊的曲目,因為針對性更強,演出水平也相應有所提高。有些郵輪則推出搖滾、爵士、古典音樂等主題演出以及海上流行音樂節,各自擁有一大批觀眾。
電視綜藝節目模式被引入。《美國偶像》《美國好聲音》等熱門電視節目也被移植到郵輪上。例如,公主號郵輪推出了《海上好聲音》,參賽者通過卡拉OK海選,然后由專業人士評選,最后由觀眾集體投票;水晶郵輪引進的“照亮”系列節目,采用的則是《美國達人秀》的節目模式。
追求高端化和科技感
此前很多郵輪都有音樂演出和節目表演,但是普遍缺乏知名度。為此,郵輪公司通過引進名牌節目和知名演員,提高演藝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2014年初,嘉年華郵輪公司宣布引進知名藝人上船,力圖改變郵輪演藝格局,觀眾在嘉年華常規航線上可看到知名樂隊和歌星的演出,如戰前女神樂隊、外國人樂隊、旅行樂隊以及詹妮佛·哈德森等。挪威郵輪舉辦了格萊美獎體驗活動,安排格萊美獎獲得者和獲提名者在幾個特定俱樂部演出。名人郵輪公司聘請了百老匯音樂劇的“元老”上船,如《安妮》《澤西男孩》《吉屋出租》等音樂劇的首演演員等。
此外,《藍人組合》《燃燒的地板》等熱門演藝節目受邀到挪威郵輪上表演。冠達郵輪與皇家戲劇藝術學院聯合制作了高質量戲劇,包括多部改編版莎士比亞作品。名人郵輪公司邀請世界名團——美國芭蕾舞劇院,于圣誕節期間在季候號演出《胡桃夾子》,還在船上開辦講座、訓練課,在為人們提供藝術享受的同時,也為高雅藝術擴大觀眾群。2014年,皇家加勒比的海洋量子號郵輪下海,其演出十分精彩:舞蹈和雜技演員上天入地般的表演,酷炫的機器人和全息屏幕,加上服裝與特效,打造出富有科技感的效果。
郵輪演藝打造海上新舞臺
郵輪演藝發展為整個演出行業提供了新的舞臺和就業機會。據國外媒體報道,就每年演出劇目的數量來看,皇家加勒比郵輪上演的劇目比美國百老匯和英國倫敦西區的劇目總和還多。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旗下包括26艘郵輪、50多個劇場、130多臺節目,每晚觀眾近10萬人次。
在美國邁阿密,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建成了舞蹈練功房、排練廳、錄音室、健身房、劇場、宿舍等成套設施,還成立了服裝設計、演出制作等部門,以滿足多臺劇目的需要。郵輪出發前2周至4周,是演出集中排練的時間。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娛樂高級副總裁表示,近期他們在紐約和倫敦進行音樂劇《發膠星夢》演員面試時,有3000多人參加。公司每年在全球75個城市舉行各種面試,共吸引2.5萬余人前來。郵輪上的演員既有來自拉斯維加斯、百老匯、倫敦西區等老牌演藝區的,也有不斷加入的藝術院校畢業生。
歐美演出界長期以來存在就業難問題,畢業生在大城市或大劇團找到工作不容易,郵輪給了他們初進演藝界的鍛煉舞臺或者說跳板。與陸上工作相比,郵輪對年輕演員的吸引力也很明顯,如可以免費到世界各地周游,船上有免費食宿,有更多機會與觀眾交流互動,更容易結交朋友,等等。另一方面,在郵輪上工作要求演員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和適應性,最好一專多能,比如舞蹈演員要能參加音樂劇、舞廳表演和流行舞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