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博物館“奇跡之夜”音樂會
5月18日晚,國際博物館日“奇跡之夜”音樂會在位于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遺址前奏響。此次交響音樂會是博物館開館40周年的重要紀念活動,也是向西安和秦兵馬俑及其豐富的歷史致敬。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活動調音師兼技術主管楊超先生表示:“活動音響設備是陜西大劇院自購的,其中主擴揚聲器選用L-Acoustics K2吊掛在舞臺兩側;前區補聲選用Kara;側面補聲選用Kiva II;低頻能量補充采用了SB28。”
根據Soundvision 3D聲學模擬軟件演示,能直觀地看出該擴聲系統設計音頻能量能覆蓋至每一位觀眾。
Soundvision覆蓋演示圖
這個項目在設計、施工安裝階段也遇到了不少難題,讓小編來為大家揭秘其中背后的故事。
現場圖規劃圖
舞臺
設計工程師獲得現場規劃圖和場地圖紙后發現,現場的環境因素十分不利用揚聲器吊掛。從現場規劃圖可知,由于LED屏幕的遮擋會使得揚聲器不能發揮很好的效果。從施工方獲知舞臺兩側的桁架高10米,LED屏幕尺寸為6米x4米,LED屏幕離地3米。
未修改的Soundvision覆蓋演示圖
使用Soundvision軟件模擬聲場覆蓋效果,可以看出中間展示區域覆蓋過多能量。本次室外設計難點在于:舞臺兩側LED屏處于揚聲器側前方,對聲音造成很大的遮擋,影響兩側觀眾區的聲場。加上室外觀眾區域設計的限制(中間區域大部分是展示區),使得大部分的聲音覆蓋到非聽眾區,F場桁架位置往外移會影響過道,所以不能移動,只能改變桁架的位置。
經過多方溝通,LED屏幕只能往上移動40厘米,采用補聲揚聲器覆蓋能量不足的地方,最終用文章開篇介紹的擴聲系統呈現給觀眾。
最終擴聲系統方案
在設計期間,華匯音響一直派遣專業的設計工程師,對項目需求進行全面的梳理整合,對場地進行深入的分析。施工期間更是嚴格按照Soundvision軟件的數據進行施工安裝,確保每一位觀眾都能享受極致的音樂聽覺體驗。
這樣音樂會演出只需要短短的一個小時,但背后從設計至演出共耗時接近兩個月;顒釉媱澥窃谑覂扰e辦,期間也對室內演出區域進行測量、分析和建模,還克服場地混響時間長、環境噪聲大等環境因素,設計采用多點小聲壓級的擴聲系統。
室內建模圖
后來由于演出場地的改變,演出區域移至室外(即博物館一號坑遺址前),整個項目設計期間對場地進行了兩次建模,修改了三大版本,從項目需求深入分析到克服影響擴聲系統難點,從確定揚聲器吊掛方式到選用揚聲器,從場館內部搬至室外舉辦,華匯音響一直不遺余力地用更專業的技術去協助顧客完成各種項目、用更優質的服務去對待每一位客戶和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