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中文-亚洲第一中文字幕-亚洲第一综合网站-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中国-国内精品久久影视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專業音響) > 混音時你的耳朵該注意的事——下
混音時你的耳朵該注意的事——下
更新時間:2019-3-6 9:53:03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蘭格電子有限公司 調整文字大小:【

  監聽喇叭的擺放方式
  監聽喇叭的擺放可以說是整個聽見好聲音的關鍵。
  照上述的隔音方式,當我們已經花了大把銀子與時間,將房間調整成較適合做音樂的環境與情況了,怎么可能敗在基本的器材擺設與設置呢?你說對吧!再加上,當錯誤的喇叭擺放,是有可能造成某些低頻率的聲音產生相位相抵或者減削的問題,如果你的耳朵夠敏感的話,這通常會感覺不太舒服,也不是一個正確的制作音樂、處理聲音、聆聽的環境。
  監聽喇叭的好壞不外乎是幾個常提到與常討論的名詞:分頻點、單體大小、品牌、主動式與被動式、渲染度等原因,但這些觸及了喇叭本身,并不是今天討論的話題!這個主題主要想要討論的是:「喇叭擺放的位置所造成聽覺的差異。」
  討論監聽喇叭的擺放,最主要會討論到五個大重點:房間擺放位置 Room Placement、三角擺設 Triangulating、高音單體的位置 Tweeter Position、喇叭的高度 Speaker Height、調音 Tuning。
  房間的擺放位置
  顧名思義,喇叭與空間之間的關聯。
  一般來說,喇叭的后方我們并不會直接貼近墻壁或者是角落,這容易造成所謂的聲域陷阱,讓聲音產生模糊。

 


  studio-monitor-speaker-placement-stereo-surround
  圖/Relationship with room placement, from google
  但你如果直問說需要距離多遠呢?講實話這就需要看你的房間有多大了。


  room-dipole
  圖/Size with room placement, from google
  但是!如果今天你不是錄音室呢?如果你真的沒有預算重新制作好的隔音系統然后有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增強或者改善這樣的方式呢?
  有。如果今天是宅錄或者是非常小型的錄音室,透過于些微的不對襯方式,是有可能有那樣一點點的幫助的。(舉例來說,左側喇叭放置離墻壁 55% 而右側喇叭放置離墻壁 45% 這樣的不對襯是有機會可以打亂此規則,反而在不好的環境當中得到一點點好聲音的可能性的。)
  在聊 Monitor Placement 時,一個最常見也最實用的小技巧,如果你的位置靠墻壁非常的近,你的低音越有可能會加倍,而如果你又剛好在角落,那低音有可能加倍再加倍。因此在選擇 Monitor Placement 時一定要切忌避開這兩點。(除非!這間錄音室在設計之初就已經特殊規劃透過 EQ 于某些頻段的校正可以抵銷這樣情況的發生,才有可能采用這樣特殊的設計,不然這都是不太可能會發生的。)
  三角擺設
  喇叭所播放出來的聲音不僅只是直接打到我們的耳朵,還必須考慮到打到加上墻邊所吸收與反射的聲音。(錯誤的角度甚至容易造成 Phase 相位相抵的問題產生,非常重要。)
  因此兩顆喇叭與聆聽者的距離通常會采用所謂的三角擺設 Triangulating ,也就是外國常聽到的 The Magic Triangle 魔法三角形。


  Speaker_Placement
  圖/Triangulating, from google
  當你擁有好多顆喇叭做 A/B test,一些三音路的大喇叭通常也伴隨著更大的發音單體,越大顆的喇叭,通常與聆聽者需要以三角擺設的概念下去拉更大的距離。(舉例來說,如果你有一顆大于六吋的單體,理想值是希望你大約與喇叭相距約為 90 公分至 120 公分的距離;12 吋單體的話大約為 200 公分至 240 公分了。)
  那喇叭的架設呢?
  如果有預算 Monitor Stands 或者是經過特殊設計的砌入式會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因為空間、因為預算一定要將喇叭放置在桌上的話,切記使用吸震喇叭架或者是特殊設計的喇叭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許多頻率的共振與打架。(真的沒有錢的宅錄的話至少也去買些空心磚墊高吧!)
  順便一提,擁有許多顆不同喇叭,通常會將較小型尺寸的喇叭放在內側。
  單體的位置
  一顆喇叭以二音路來說,擁有低音單體與高音單體(三音路喇叭則擁有三個單體,而更多單體的喇叭就看它是怎么依照分頻點下去設計的。)在擺放喇叭時,左右測的喇叭需要很明確的清晰放對邊。
  以下圖為例,Figure 1 和 Figure 2 最大的差異就是喇叭是反著放的,而很清楚可見的是,大單體為低音單體,小單體為高音單體。通常放置于右手邊的喇叭單體通常會讓高音單體朝向「外側上方」而低音單體的部份通常會位于中或下方的位置,這樣的設計剛好能夠讓低音與 Sub 容易銜接,并讓高音很直接的指向聲音工程師的耳朵。因此我們可知道 Figure 1 的喇叭放置法是較奇怪較不正常的。


   圖/Tweeter Postition, from google
  為什么呢?因為高頻率是具有方向性的,這樣的擺設方式可以讓我們擁有具備高方向性的頻率直接對向我們的耳朵。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音頻率的反應才能夠足夠清晰到直接進到聲音工程師的耳朵里。

  喇叭的高度
  有鑒于上方說的,讓聲音直接到我們的耳朵。因此通常喇叭高度的設置會與聲音工程師坐下頭的平行高度。
  一般來說我們會希望聲音的中高頻率在房間里的流動是可以掌控的、具有流動性的。這也就是為什么隔音板與擴散板并不是一昧的撲滿整面墻壁,而是該經過縝密計算的擺放在關鍵的聲音反彈位置。
  而在喇叭位置與高度上有一個小測試方式,蠻實用也蠻簡單的!當在制作由左至右的 Automation 時,聲音音量是必須維持在相同的聲音水平表現的(以這個聲音素材從頭到尾皆為相同音量來做測試。)當這測試完全沒有問題的話,代表三角擺放與喇叭高度算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圖/Speaker height, from google
  喇叭調音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并不代表這是唯一的方式!但我個人的習慣當要 Tune喇叭時,第一件事我會直接撥放一首我最喜歡的音樂,然后透過于擺放不一樣的角度與位置,來改變喇叭所撥放出來的聲音表現。
  我盡量不在第一時間做頻率調整,盡力讓喇叭內建的頻率 EQ bypass,因為想要讓監聽喇叭在最原始的表現當中表現出最原始最原先的聲音表現。舉例來說,當喇叭表現出過多的低音時,轉一下喇叭,盡量讓低音的效果消失一些,透過于這樣的方式來調整喇叭,因為對于自行挑選的曲子的頻率聲線,通常都會非常的了解,因此更能夠掌握喇叭的 Tuning 。(尤其是擁有 Sub的錄音室,更需要花費時間去調整低音頻率的表現。)
  當這樣的狀況下真的都沒辦法處理掉奇怪的頻率聲音時,才搭配一支好一點的電容麥克風。也可以撥放 Pink noise 或者是單一頻率并搭配上敘的頻譜來進行喇叭本身的頻率校正。
  單聲道聆聽
  在擁有兩個監聽喇叭以上的錄音室通常都會配備可以自行切換 Monitors 的Console 或者是另外采購的 Monitor Controller,而通常你可以找到所謂的 Mono Listening 單聲道聆聽模式。
  單聲道聆聽還有一個好處,即便現在 Stereo 與 5.1 的普及度已經相當的高,但在某些地方還是很容易聽到單聲道音訊,像是電臺廣播、一般電視臺轉播等地方。確保 Stereo 混音在切換到 Mono 彼此之間的差異,更可以幫助作品于各式各樣平臺上的轉播呈現。(舉例來說,要是發現你的混音切換到 Mono 差異可能不大,就可以改變些 Panning 擺位的設置來增加音場的遼闊度了。)

  圖/Avocet Monitor Controller II
  重置你的耳朵
  怎么說重置呢?當你進行了一個非常長時間的聲音工作時,人類的耳朵與其它身體部位較不一樣的是,它非常容易感到疲倦。

  疲倦的情況之下容易導致我們對于各個不同頻率的聽覺敏感度降低,而為了補充這點的習慣之下,人類會下意識的提高音量繼續工作,這樣的情況又會回到我們的第一條別在大音量下工作的狀況。同時也容易造成耳朵的受損。再加上,長時間工作的狀況下容易衍伸出一個問題:過度專注于某個頻率的處理,反而容易忽略整個作品本身的平衡與表現!因此有時候當你的混音一直混不出一個結果,或者是它必須是一個長時間的工作的話,分階段性給自己一些咖啡時間,或者休息時間吧!休息個五分鐘十分鐘再回去聽原先的混音,往往會得到一個新的靈感或者是完全不同的想法喔!
  有關耳機混音
  很多人在問,監聽耳機能做混音嗎?

  圖/經典的標準監聽耳機 CD900st Sony
  如果你真的要問我這個,我只能跟你說:請盡量別用監聽耳機做混音,真正以音樂為工作的音樂工作者,也幾乎沒有人是帶著監聽耳機完成整首曲子的混音的。
  請別誤會我的意思,你絕對可以使用監聽耳機來交叉比對檢查你的混音,這絕對會是一個檢查混音的必須經過也很好的方式,而且你也可以使用一般耳機聆聽音樂,但就是請你盡量不要使用耳機來執行整個混音。
  為什么呢?最大一點,也是最不常被提到的問題,個人認為耳機與喇叭混音,最大的不同是因為喇叭混音所面臨的聲音與耳機所聽到的聲音是完全不一樣的!舉例來說,像下圖一樣,右耳所聽到的聲音,是右邊喇叭所放射出來的聲音與反射,并加上左側喇叭距離較遠的聲音,并且擁有兩顆喇叭所打出彈到墻壁反射的聲音,左耳也是完全的情況。

 

  圖/Reverb from the wall, from Google
  但是耳機!!
  右邊音場就是完全直接送給右邊的耳朵,并不會聽到左邊音場透過聲學原理所反射的聲音!再加上,在真實空間里,聲音從喇叭音場里撥放出來的瞬間,不管喇叭放距離聲音工程師多遠,在傳送過程當中一定會造成聲音訊號的衰減與變異。但是這樣的情況并不會發生在耳機混音聆聽里!因為耳機就是非常直接的對著你的耳朵進行疲勞式的轟炸!因此耳機混音,本身對于聲音的變化與敏感度,是完全不同于喇叭的混音的! 

  除了這一點最大的差異以外,我再舉幾個盡量不要用耳機混音的原因:
  第二,配戴耳機比聆聽監聽喇叭更容易感到疲憊,進而導致聽覺混亂。
  第三,基本上來說,監聽喇叭把監聽耳機更能夠顯示更多的細節與音場。
  第四,耳 朵 會 壞 掉 !

更多相關: 蘭格電子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之走進企業武漢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之武漢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19展會
  • 獨家策劃:北京IFC2019不落幕展精彩搶先看
  • dBTechnologies品牌故事:核心競爭力來自原創和性能
  • 精益求精,締造完美品質—George Krampera,一生追求完美聲音
  • Crest Audio(高峰)-站在創新的高度 俯瞰市場之所需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www.tszfjx.cn 版權所有.1999-2019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0755-26751199(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