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設計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引擎,實體經濟應抓住智能制造的機遇。
——三諾集團董事長 劉志雄
壯闊七十載,奮進新時代。12月15日,以“新經濟、新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由《經濟》雜志社、《環球時報》社、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聯合舉辦的“2019中國經濟高峰論壇暨第十七屆中國經濟人物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旨在挖掘中國經濟進程中的領軍人物和先進典型,尋找中國70年經濟騰飛的創造者,更好地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次大會以“創新力、影響力、貢獻力、發展力、經營力”五大評選標準進行候選人的資質考核,表彰了一批新經濟時代各個行業的優秀企業家。評選角度更加多樣化,力求更全面、更權威地反映出2019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人格魅力。
鑒于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在打造創新創業生態、推動創新力形成產業力、推動智慧生活產業集群式發展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由專業媒體和行業主管部門推薦,經組委會嚴格審核,劉志雄獲評“2019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榮膺“2019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張勇,北京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東寧,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飛,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鄧勇,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于冬,洪泰基金創始人、洪泰集團董事長盛希泰,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白金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蔡芳新,成都新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立新等優秀企業家同時獲選“2019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作為中國70年經濟騰飛的創造者,這些中國優秀企業家代表始終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敢于創新、勇立潮頭,在推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契機下,必將迸發出更為強大的內在發展動力。
▲三諾全球創新中心、智造平臺
1996年8月26日,劉志雄在深圳創立三諾。在他的引領下,三諾過去二十幾年間的產業規模日新月異,企業發展蒸蒸日上。1997-2007年,三諾從簡陋的模具加工廠,發展到打造出名震海內外的中國音頻原創品牌,成為全球第一家韓國上市的外國企業,改寫了韓國證券史。2008年以來,三諾進入多元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領域,逐漸成長為一家以智慧生活為核心的雙百億規模國際化科技產業集團,并先后摘得亞洲品牌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深圳市百強企業、深圳市民營領軍骨干企業等殊榮。
8月26日也是深圳的誕辰,這一機緣巧合從最開始就將三諾與深圳緊密地聯結在一起。23年間,三諾的成長幾乎踩準了行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正是因為劉志雄抓住了對外開放的時代脈搏,融入了深圳這座開放包容的偉大城市,更將“創新基因”根植于三諾,才在激烈的國際化市場競爭中,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道路。
劉志雄常常引用“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這句話。幾十年來,產業態勢風云變幻,他認為不能以問題導向來解決當前的產業難題,更應該從未來出發,基于未來贏的要素進行前瞻的產業布局。
劉志雄曾經在三諾20周年年會上前瞻性地指出,二十年前是視覺時代,十年前是觸覺時代,未來十年將進入聲覺時代,而聲覺產業將成為主導產業。聲音作為最自然、便利的人機交互方式,上接互聯網,下接物聯網,一旦與物聯網、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聲音將撬動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產業世界。
為此,三諾正加快構建“聲音+”生態鏈、智慧信息終端產業鏈和智慧家庭生態鏈。劉志雄說:“形成‘聲音+’生態鏈的核心策略是‘聲音+’,通過與智慧出行、智慧工作、智慧家居的跨界合作,使聲音不再是配角,而逐漸轉化為主角!
除了聲音產業,劉志雄對整個智能產業也有著成熟的思考。他提出,三諾將以“產研、產鏈、產融、產城”四位一體來構建智能產業創新生態。在這個生態里,基礎研究和創新應用不可割裂,集群效應和全鏈協同不可割裂,實體經濟和虛擬金融不可割裂,產業生態和城市發展不可割裂。
劉志雄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個熱心社會事業的行業領跑者,先后創辦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深圳市智慧生活產業聯合會、深圳市寶安區五類百強企業聯合會并擔任創會會長及現任會長,同時出任深圳市物聯網協會會長、深商投融資產業聯盟主席等多項社會職務,積極推動行業要素流通和生態協作發展。
作為深商代表的劉志雄,憑著敢為人先、布局未來的前瞻思維和經營智慧,總能成功地繞過那些激流險灘,帶領企業不斷前行。因為有著反哺產業、回饋社會的責任心,以劉志雄為代表的深商已經在改變和推動著深圳。現在,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深圳的未來,為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新輝煌而努力。
劉志雄
(三諾集團董事長)
深圳市政協常委
廣西自治區政協常委
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會長
深圳市物聯網協會會長
深圳市智慧生活產業聯合會會長
長江商學院深圳校友會名譽會長
深商投融資產業聯盟主席
亞洲品牌十大杰出領袖
中國創意產業杰出貢獻人物獎
十大杰出建設創新型國家領袖企業家
中國企業年度最具影響力品牌人物
全國電子信息行業杰出企業家
十大深商風云人物
中國最具社會責任企業家
改革開放四十年創新深商領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