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所謂第一個要處理的地方,因為空間不可能只處理一個地方,如果只處理一個地方,那跟沒有處理其實是差不多的,頂多只有視覺效果。 如果硬要排出第一個要處理的地方,那就是天花板,因為天花板的面積很大,可以充分布置擴散與吸音物件。如果能夠把整個天花板做滿,就會有不錯的效果。到底天花板上的二次余數擴散器與吸音處理要各占多少呢?假若無法處理其他墻面,吸音處理至少要占整個天花板面積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做擴散處理。請注意,擴散與吸收要均勻分散放置,不是擴散集中一區、吸音集中一區,均勻分散放置的效果比較好。
大部分人習慣的擺法都是把喇叭擺在短邊,聆聽位置在長邊,這樣的擺法是長期累積的“理所當然”,因為音樂廳大部分都是把舞臺放在短邊,觀席沿著長邊安排,音樂廳如此,喇叭當然也按照音樂廳的方式去擺放。何況,喇叭擺在短邊,對于擺位有比較充裕的空間可以調配。其實,如果喇叭擺在長邊,用儀器測起頻率響應曲綜時,往往會較喇叭擺在短邊平直些。不過,由于喇叭擺在長邊時,除非聆聽空間很大,否則聆聽者距離喇叭會太近,喇叭距離背墻也會太近,對于整個音場的營造不如喇叭擺在短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