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索尼MDR-1A發布后已經過蠻久時間了,從14年9月發布到18年推出,它的升級款經過長達四年的時間終于與大家見面了。關于1A業內也一直對其贊賞有加,那么新款的1AM2又會有哪些方面的提升,是否能延續1A的輝煌呢?懷著對新品的好奇,也正好趕上了索尼聯合三鼎創新共同舉辦的新品試聽會,我和朋友來到了位于中關村的拾荒族咖啡店,第一時間前往試聽
這次的試聽會有“旗艦三兄弟”分別是“奶罩”Z1R、“金磚”WM1Z以及“電磁爐”TA-ZH1ES強勢加盟,當然,也有小巧可愛的“小磚頭們”ZX300的實力助陣,以及即將發布的三款運動耳機SP500、SP600N和SP700N的頭場首秀。最重要的主角就是剛才提到的1AM2了,于是在正式活動還未開始前,我已經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直接跑去了試聽區,想去搶先目睹它的風采。
當我把它拿在手里時,第一感覺就是它實在太輕了,在顏色搭配上也很素凈,有黑、銀兩色可供選擇(我認為女孩子戴銀色會很好看嘿嘿),它在配色上少了些1A那種黑紅相間的潮流氣息,但多了一份沉著與穩重,讓人第一眼就會覺得1AM2的外觀顯得很大氣。再仔細觀察它的耳罩,耳罩采用了PU革設計,比1A的要小一些,摸起來很舒適。
透過耳罩我看到了熟悉的斐波那契圖案格柵,和Z1R的一樣,我感覺到了索尼對自家的消費級產品做得如此細致和用心。再來說說佩戴,在我的頭上可以說幾乎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可以說在這個價位的耳機中是最舒適的了。至于包裝嘛,還是以前的那種風格,以白色為主,簡約而不簡單。另外,1AM2還隨機附送了4.4平衡線,增加了它的可玩性,1A可是沒有的哦。
通過費先生的講解讓我了解到了1AM2之所以佩戴如此舒適,首先是重量上從原來的225g減到了187g,并且頭梁更窄更輕薄,外殼也比原來小了一圈,耳墊換成了低彈性聚氨基甲酸酯材質,使得佩戴起來非常輕盈舒適,也更加耐用。在聲音上1AM2也毫不妥協,新開發的40mm鍍鋁液晶高分子驅動單元有效抑制了單元內部各個部件之間不必要的震動,使得聲音更加清晰真實,在超高頻率的頻響范圍更是能夠達到100KHZ,遠超人而能夠聽到的極限,高頻更加通透自然,接近于最真實的自然音色表現。并且1AM2針對人聲部分也進行了特殊的調音處理—斐波那契圖案格柵,這項技術不僅可以使單元前面的網罩更加美觀同時還能讓耳機的聲音還原更接近于最原始的模擬信號,最大程度的減少對于高頻的阻擋,讓聲音更加平滑自然,聽著更為舒服。
1AM2標配的鍍銀無氧銅的導線,結合了銅和銀的優點,充分挖掘了它的潛能,隨機附送的3.5的音頻線帶有線控兼容多數手機,而且電纜采用了可拆卸式設計,方便用戶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更換線材,所以說無論是出街黨還是燒友,都可以從1AM2中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可以說是“通吃”了。
講了那么多的理論知識,沒點實際的聽感怎么行?既然我帶著黑磚,那就發表一下它在4.4平衡口下的聽感吧!
與1A一樣,它仍然是適合聽流行歌曲的,于是我選用了不同種類的流行音樂來做此次的測試。和1A最大的不同是,1AM2這次不再偏向中下盤,而是刻意提高了高頻的亮度,顯得通透了一些;對于1A原本肥膩的低頻在二代中也有所收斂,不再是那種轟隆轟隆的感覺,增加了下潛的深度,使得低頻不再發散,非常有肉感,凝聚力很強;人聲依然是它的強項,熱情飽滿,富有空氣感,顯得更加的靈動不死板,我很喜歡這種帶有感情的音色,很容易就能打動人內心深處;解析度方面相對1A來說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聲音更加的討人喜歡,總的來說,變化不小,看來四年的等待還是很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