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科技界發生了一件極其詭異的事件,亞馬遜的人工智能助手Alexa在沒有喚醒的狀態下,突然發出如同巫婆般詭異的笑聲,有些用戶則是在命令 Alexa 撥放音樂或下達其他指令時,Alexa 就發出笑聲。這些視頻從推特流傳到了微博,雖然亞馬遜后期出面解釋并進行了改善,但依舊牽動了全世界的心跳。
智能音箱可以說是最早的智能家居產品,也是目前最熱門的選擇。普通人如果考慮智能家電,那么智能音箱也是最平易近人的選擇。海外目前已經有Google、亞馬遜、蘋果等大公司推出智能音箱產品,國內的京東、天貓、小米等公司入局,推出了智能音箱產品,而其他不太出名的公司做智能產品時也是首選智能音箱。
★ 巨頭紛紛入局搶占市場 ★
智能音箱的發展始于2014年。亞馬遜在那年底發布Echo,迅速引爆了這個新市場,成為智能音箱當之無愧的全球霸主。
2015年5月,在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上,京東與科大訊飛成立合資公司后的首款產品叮咚智能音箱正式發布,由于擁有京東自身的平臺優勢,叮咚音箱得以切入平臺下的其他智能家居產品,從而領跑國內智能音箱市場。
2016年,谷歌以智能問答為突破口發布Google Home,從2016年11月發售到2017年4月,從亞馬遜虎口奪食搶走23.8%的智能音箱市場份額。
2017年,智能音箱已經引來多家巨頭爭相逐鹿。2017上半年,微軟宣布和哈曼卡頓攜手推出一款智能音箱Invoke;6月,蘋果wwdc2017大會上,蘋果發布內置Siri的智能音箱HomePod;隨后,國內巨頭阿里巴巴也加入智能音箱混戰,推出第一代智能音箱天貓精靈X1。
★ 智能音箱市場發展迅猛 ★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智能音箱零售量只有1萬臺,2016年增至6萬臺,2017年1-8月累計銷售超10萬臺,雙十一期間產品銷量更是創下新高潮,國內智能音箱市場的爆發式增長驚人。
智能音箱作為人工智能的一個理想入口,頗受關注。甚至有業內人士表示,智能音箱不是單純的音箱,它很可能成為下一代人機交互入口。
在前不久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也對國內形勢做了簡單的說明。陳冠州認為,智能音箱在未來二到三年內,平均年成長率還可以達到三成的高度成長,是下一個市場規模有機會挑戰上億臺的產品。同時,他還表示,2017年智能音箱在各類科技產品中異軍突起,只是初期成果,智能音箱還會慢慢演變,加入語音、視覺等各種功能,讓這項產品長期存在。
★ 智能音箱避不開的瓶頸 ★
中國尚未建立完全的智能家居生態體系,使用場景碎片化、硬件操作復雜等問題未解決,消費者無法體會智能家居的智慧和便捷。例如,西方使用開放式的廚房與客廳消費者本身有客廳使用音箱的習慣,而中國的廚房烹飪環境嘈雜、油煙重,廚房客廳相對封閉,家庭使用音箱頻次并不高。
此外,智能家居缺乏配套法規和統一標準,產品良莠不齊,消費者體驗較差。目前消費者使用智能音箱內容方面的功能偏多,中國智能家居的市場需要一個能直擊消費者痛點的單品來顛覆消費者思維,讓消費者形成智能家居思維。
廠商紛紛扎堆語音交互技術而忽略了消費者的體驗,遠場識別差、誤喚醒率高、連續對話功能不穩定、語義理解能力差是目前消費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
智能音箱雖然數量上出現爆發式增長,但是產品同質化嚴重,家庭普及率并不高,許多消費者只是帶著好奇的心態體驗“新品”,更多是把智能音箱當做裝飾品,而沒有當作家居必備品。因此,企業應該注重消費者體驗,解決消費者痛點,打造真正實用、居家必備的智能音箱才能突破市場瓶頸。
★ 總結 ★
人工智能是這兩年的熱點,由于智能技術能夠解放人類的操作,提高工作、生活效率,它在人們每天接觸的家電領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如今,我門已經能看到市場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智能家電,智能音箱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更多的產品正在智能化,這是個不可阻擋的大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