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音響行業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促進下,已占據了市場的半壁江山,同時正逐漸跨入國際化水平。但是,在發展壯大與成熟的過程中,差距懸殊、質量雜亂等問題的也慢慢凸顯出來,成為了制約音響行業發展的瓶頸。
放眼當今專業音響市場,除了三基、銳豐、音王、EV、YAMAHA、森海塞爾、JBL等等國內國際一線品牌,國內音響市場更多的是二三線品牌。不說中國龐大的音響市場吸引著眾多國際知名企業的加入,整個國內音響市場處于群雄逐鹿狀態。所以,目前許多音響企業的發展止步不前,小編以為造成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質量難測,品牌混雜
縱觀國內音響行業的市場環境,中小型的音響企業就不計其數,競爭也日益激烈化。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的虛實難以測算,直接影響著音響行業的戰斗力。因此,提升產品質量,是我國音響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2、技術含量低,耗能多
節能環保目標一直是各領域的重要壓力。音響行業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支撐,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傳統的音響設備技術含量低,企業又不注重自身的創新,既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又不能減輕環保壓力。積極引入先進技術與優秀人才,提高產品技術含量,自主研發創新的音響設備,成為音響行業突破發展的重要導向。
3、差距懸殊、大而不強
我國是工業制造大國,生產的音響產品約占全球總產量的3分之一,但在各方面都不是很完善。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懸殊,音響行業大而不強。面對如此狀態,國內音響企業需要轉型升級,堅持強強聯合,尋求國際化發展的道路,實現音響行業的“走出去”發展。
因此,在未來,我國的音響行業應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攻關,全面推進音響行業走向中高端化,為進軍國際而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不管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客戶的根本需求沒有改變。音響企業目前雖然發展遇到瓶頸,形成的因素各不相同,但這也不失為一個機會。利用這次機會,重新進行品牌定位,調整企業戰略,更多的關注客戶本身的需求,在堅持品質的同時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這才是品牌持續發展之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