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2.0時代 全民K歌從線上走到線下轉型全場景平臺
更新時間:2018-2-1 15:22:51 編輯:雪韻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導讀] 1月30日,全民K歌年度盛典在深圳福田體育館舉行,盡管天氣寒冷,仍然吸引不少粉絲前來捧場。在只有6℃的室外紅毯上,一眾人氣主播身著輕薄禮服亮相。
1月30日,全民K歌年度盛典在深圳福田體育館舉行,盡管天氣寒冷,仍然吸引不少粉絲前來捧場。在只有6℃的室外紅毯上,一眾人氣主播身著輕薄禮服亮相。
成立不到4年的全民K歌,是騰訊旗下一款在線KTV應用,目前擁有5億注冊用戶,遠超騰訊另一爆款產品王者榮耀。能夠在移動K歌紅海中脫穎而出,全民K歌離不開微信龐大的流量入口及QQ音樂的多年積累。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侯德洋日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QQ音樂的“兒子”,全民k歌的野心遠不止移動端,更看重向線下、全場景滲透。
全民K歌以“唱什么”、“誰來唱”、“怎么唱”三個問題為核心戰略。侯德洋透露,全民K歌將逐步從UGC(用戶生產內容)走向PGC(專業生產內容),從線上到線下,結合內容與社交,構建完整的音樂生態鏈。
K歌2.0時代
上世紀90年代,量販式KTV開始在國內流行,當時成為主流娛樂活動。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唱吧、全民K歌等應用引燃了用戶隨時隨地K歌的娛樂需求。
易觀國際發布的移動K歌市場年度報告指出,2012年發展至今,移動K歌應用已經由單一的工具性產品發展為綜合娛樂類應用,兼有K歌工具屬性和社交屬性的綜合性移動K歌平臺越來越受用戶喜愛。
全民K歌依靠騰訊龐大的社交生態圈發展起來。侯德洋坦言,全民K歌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聚集海量用戶,核心之一是依托騰訊強大的社交屬性。
“2014年QQ音樂推出了在線唱歌功能,一下子就火了起來。而作為QQ音樂的‘兒子’,全民K歌自誕生之日起便自帶社交基因。開始時,很多用戶通過QQ音樂端口進入全民K歌,發展至今,K歌自己的社交圈子也在不斷擴大,我們非常清楚要讓用戶留在這里,必須建立起很深的社交黏度。”侯德洋說。
2017年下半年,全民K歌新設了“歌房”功能,用戶可以主動發起合唱,圍觀者則可通過聊天和送禮功能點贊或吐槽,互動體驗與線下KTV愈發接近。
95后的婷婷(化名)是全民K歌上一名人氣主播,開通直播短短一個多月,粉絲數從6萬飆升至10萬,曾一場直播收到5000多塊打賞。
“這跟一哥的紀錄差遠了,他最高一場有300萬呢。”婷婷口中的“一哥”是一位名叫一修的主播,短短幾個月積累了上百萬粉絲,位居國內主播前列,最近還推出了個人專輯。
像一修這樣從素人轉型專業歌手的全民K歌主播還有很多。2017年6月,全民K歌開啟“造星計劃”,挖掘有才華的音樂人,建立起長期培養機制。截至2017年底,全民K歌簽約36位獨家藝人,共發布17張數字專輯。
“歌房功能是去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一次試水,運營效果非常好,它是一個很好的實時互動和社交的場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社區產品部副總經理計鳴鐘告訴記者,目前正在構建視頻內容,未來會有更多視頻達人進入全民K歌。
向下延伸
易觀監測數據顯示,從2016年第3季度的中國主流移動K歌應用用戶滲透率看,唱吧和全民K歌分別以53.6%和43.0%穩居行業第一、第二位。
盡管手握龐大用戶,作為兼具社交與娛樂的應用,在線K歌無一例外面臨商業模式不明朗和付費推廣艱難等挑戰。
侯德洋表示,目前K歌平臺的盈利主要來自打賞,未來會探索更多渠道,如付費內容、原創音樂與綜藝節目合作以及硬件售賣等。“盈利還不是K歌目前的主要目標,最主要的是擴大用戶群。”
全民K歌曾與聯想合作推出一款定制版麥克風,無獨有偶,更早以前,當唱吧App火了以后,唱吧同樣瞄準了K歌必備的硬件設備,至今已發布了好幾款麥克風。
硬件之外,線下迷你KTV市場也是移動K歌的兵家必爭之地,去年一年便涌入了無數品牌。文化部統計數據顯示,近兩年KTV產業年消費始終保持在兩千億左右。
據唱吧麥頌公開數據,其全國門店超過300家,進入26個省份,覆蓋64個城市。唱吧麥頌董事長兼CEO劉志偉對媒體表示,計劃五年內開業1500家店。
隨著傳統KTV式微,迷你K房因其靈活性和回報周期短,深受投資者青睞。計鳴鐘表示,去年年初,全民K歌聯名品牌推出了迷你K房,目前開了將近10家,基本上開一家火一家。
“傳統KTV在運營中遇到一些困難,如獲客成本高、門店裝修成本和合作期長,相比之下,迷你k房的投入不是特別大,既能滿足用戶的線下唱K需求,又保有傳統KTV的儀式感。”計鳴鐘說。
“線下是非常重要的場景,去年我們不斷把全民K歌滲透到不同場景,包括家庭場景。在家唱歌需要下載伴奏,去年我們和創維、康佳做了全民K歌的TV版。”侯德洋表示,目前伴奏技術質量還有待加強,希望與更多唱歌相關的硬件商合作。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