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1家中國廠商,這是剛剛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落幕的2018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中國參展廠商的官方數字。整體占比達33%的驚人數字背后,是龐大的“中國軍團”面向全世界的目光,秀出科技和創新“肌肉”的歷史時刻。
因為自信和創新,對中國企業的點贊之聲回旋在熱鬧的展館里,也書寫在美國主流媒體的報道中。面對新的科技和未來的方向,中國的目光不僅看向世界,全世界也在關注東方。
CES的中國現象:
在熱點技術上與美日韓開始了正面交鋒
根據CES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CTA)的官方數據統計,參展2018年CES的中國廠商有1551家(不包括一些中國企業以美國分公司名義參展的),整體占比達33%。不少網友驚呼“CES”已成為“China Electronics Show”(中國消費電子展)。國內標桿性企業如百度、華為、阿里云、TCL、蘇寧、海爾、長虹、海信等悉數到場。來自深圳的企業更是達到652家之多,占據中國參展企業的半壁江山,成為“中國制造”享譽國際的新名片。
不光是數量多,今年CES中國企業的創新程度和科技含量也得到全球點贊。既有深圳軍團帶來的如手機、計算機配套產品等小而美、精而細的時尚電子品,也有世界領先的電動汽車、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新技術。美國媒體對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發展速度感到吃驚。雅虎稱,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不再甘心于充當配角,而是在眾多熱點技術上與美、日、韓的高科技企業開始了正面交鋒,甚至引領全球技術發展方向,堪稱CES的“中國現象”。美國商業期刊表示,中國企業展示的都是當今世界上領先的無人機、人工智能家電、電動汽車等。例如百度公司的無人駕駛技術平臺Apollo2.0、擁有超大屏幕的BYTON拜騰電動概念車、正式進入美國市場的華為Mate 10pro等。
對此,美國消費技科協會主席兼CEO蓋瑞·夏培羅表示,中國參展商數量之多,在部分媒體看來,“達到了令包括美國本土參展商在內的眾多廠商震驚的水平。如果我們要想保持在世界創新前沿,就必須和中國這樣的國家結成強大的合作伙伴關系。”
CES的中國創造 實現了從“鍍金”到“真金”的轉變
野心勃勃的中國科技公司已占領CES。在CES主要展廳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LVCC)的中央館,聚集著包括華為、海爾、海信、TCL、長虹等多家中國企業。他們不僅牢牢占據會場的黃金位置,新品發布、展品展示和互動環節也吸引了絕大多數觀眾駐足停留。著名財經作家余勝海表示,CES已經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的主場。在“出海”路上,中國家電企業經歷了從貼牌代工到自主品牌、從“鍍金”到“真金”的轉變過程。
聚集著大量中國參展企業的金沙館,帶來了一場可穿戴設備、運動健康、智能生活的科技盛宴。來自北京的塞賓科技展示了全球首個頭戴KTV產品,雖然參加CES時間并不長,但這家年輕公司研發的3D錄音全景麥克風獲得了今年CES藍牙音頻領域的創新獎。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還新增了“Design & Source”展館(設計與采購館)。該館是CTA與阿里巴巴旗下跨境B2B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首次達成官方合作的成果,吸引了來自全球的電子消費及高科技類設計、生產制造企業。帶有“China”、“Shenzhen”等中國特色的字樣在館內隨處可見。據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入駐CES采購館的中國商家超過500余家,有超過40%商家來自阿里巴巴國際站。
此外,在CES的幾大主展區之外,不少中國企業還選擇在周邊的酒店召開新聞發布會,以便讓媒體和觀眾更好地了解產品性能。智慧門鎖、智能積木、能在水下游泳的攝影機等“中國創造”吸引了不少國外媒體特意前來,不少男記者甚至在一家名為O2Nails的指甲油打印機前排起了長隊,并不時跟現場的同行交流,“這個顏色太酷了。”
CES的中國速度 展會上中國企業的數量7年膨脹了4倍多
2011年,是移動互聯網的元年,但CES展會上僅出現了400家中國企業,大多數中國企業將目光放在了國內。但7年后,2018年的CES展會上中國企業的數量膨脹了4倍多。無論是未來交通還是智能家居領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搭上了開往人工智能時代的列車。
“這就是中國速度。”當身穿牛仔褲、黑襯衫的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在CES用英文發表演講時,在場的國內外記者都會心一笑。在發布會現場,陸奇以中美連線直播的形式,展示了十輛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百度無人車在北京百度大廈周邊“夜奔”的場景。陸奇表示,“China+ AI”將有機會來快速釋放更多的AI創新,這不僅是因為中國具有人口多、市場發展快的優勢,整體上友好和有利的政策環境有助于產生和利用更多數據,培育更多的AI創新。
CES上快速崛起的中國科技公司,甚至讓獵豹移動CEO傅盛有了“對CES新奇感已過”的感覺。傅盛在CES期間舉行的極客之夜活動上表示,“看到的和我想的也差不太多,我覺得這幾年就是把深度學習不斷產品化的過程,整個業界都在大踏步地往前進。”北京晨報記者在CES展現場發現,雖然以深圳企業為主的展館內,展出的產品還是以無線充電寶、耳機、手機殼等電子周邊產品為主,但進入主展館展出的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展位的設計越來越高端、發布的產品越來越主流,現場工作人員的狀態也越來越與國際水準接軌,這不僅體現在工作人員流利的語言上,還體現在對產品的自信和對中國企業的自豪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