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市場發展之快 蘋果HomePod遲來之失
更新時間:2018-1-6 9:39:33 編輯:魚兒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導讀] 過去的 6 個月內,智能音箱市場得到了爆炸式的發展。據市場研究公司 Canalys 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智能音箱現在成為了消費者科技之王,超過了 AR、VR 和可穿戴設備的市場份額增長速度。
智能音箱市場暴增
過去的 6 個月內,智能音箱市場得到了爆炸式的發展。據市場研究公司 Canalys 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智能音箱現在成為了消費者科技之王,超過了 AR、VR 和可穿戴設備的市場份額增長速度。
在剛剛過去的圣誕和新年假期中,亞馬遜和 Alphabet 旗下的谷歌都對自家的智能音箱產品進行了打折促銷。兩家公司都對自己的基礎版智能音箱做了降價,包括亞馬遜 Echo Dot 和谷歌的 Home Mini,兩款智能音箱降價后的價格分別是 29 美元和 50 美元,成為很多國外消費者的送禮首選。除了這兩款基礎設備之外,亞馬遜和谷歌的中端智能音箱產品在雙旦促銷期間也只有 79 美元。
亞馬遜在一篇新聞稿中透露,他們在雙旦假期期間賣出了數百萬臺 Echo Dot 智能音箱,這個設備也成為了假期中亞馬遜在線商店銷售量最高的產品。
到 2018 年,智能音箱在美國的銷售量有望達到 3840 萬臺。在全球范圍內,它的銷量有望增長到 5630 萬臺。隨著市場開始升溫,更多供應商入場,市場競爭將會變得越來越激烈。消費者對于智能音箱是認可的,盡管這類產品還有很多短板。其中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就是與其他智能家居設備的整合,能夠成為智能家居語音控制入口的智能音箱,必將提高消費者的興趣,促進銷量增長。
除了亞馬遜和谷歌這倆市場主力,智能音箱新品在 2017 年下半年以后更是密集:5 月聯想發布智能音箱,Amazon 發布帶觸屏的 Echo Show,微軟聯手音頻設備制造商哈曼·卡頓合作打造 Invoke;國內 BAT 等互聯網巨頭也已紛紛入局。
傳統家庭音響品牌也開始走智能新路線,比如美國家庭音箱品牌 Sonos,Sonos 已經將亞馬遜 Alexa 整合進產品,而且未來還打算支持目前的所有語音助手。
蘋果HomePod遺憾缺席
而蘋果的 HomePod 起了個大早,卻還在“堵車”路上,蘋果在 12 月份承諾其會在 2018 年初的某個時間發貨(還是部分少數國家首發),根據以往蘋果對“年初”的習慣定義,我們可以預計 HomePod 上市時間在 1 月到 4 月都有可能。
錯過了圣誕和新年這兩個銷售旺季并不是它的最大遺憾,真正遭遇的可能是競爭對手產品的成熟和日益更新。
雖然智能音箱首先是一款音箱,但其實它更是一款戰略級的產品。智能音箱只是臺面上的狂歡,本質還在用戶、數據和服務。
從技術基因和已有生態圈來看,亞馬遜和谷歌遙遙領先,Alexa 和 OK Google/Google Assistant 將成為廣泛使用的語言操作系統。目前,幾乎所有的智能家居產品都可以通過 Alexa 或 Google Assistant 語音控制。
HomePod 在智能語音的競爭中就有點尷尬了,在 HomeKit 遠沒能形成潮流的時候,蘋果的戰略上借機把 Siri 推出去,而產品方面,音質——或者說環境適應型自校準音效似乎就成了救命湯藥。
產品很潮 理念很保守
HomePod 從命名上就能看出蘋果的執念,這個名字與蘋果經典的 iPod 暗中呼應,頗有點家庭版 iPod 的意思。事實上,蘋果對 HomePod 最大的希冀也在音樂播放上面,而不是在于它有多智能。
HomePod 底部采用了6個波束形成的高頻揚聲器陣列,并在底部放置了一個 4 寸的低頻揚聲器,灌以自動低音均衡、動態建模等音效算法和 Spatial awareness 空間沉浸技術,以及 A8 處理芯片,與 Apple Music 結合。亞馬遜和谷歌幾乎堵死中低端市場的情況下,HomePod 干脆走高端,通過堆砌麥克風陣列和揚聲器陣列技術,再加上原本的音樂和控制生態以及品牌效應,以此突圍。
HomePod 產品設計無疑是先進、時尚的,但 HomePod 的產品策略卻是非常保守的。
HomePod 直接融入蘋果現有的 Siri、Apple Music 以及 HomeKit,對公司來說都是一些順帶之舉,它既沒有顯露很大的生態野心(暫時),也沒有針鋒相對去挑戰人工智能。看起來只是順應市場熱點,跟著競爭對手入局,既避免了與市場主流的 Echo 和 Home 正面競爭,又在以音質為主打的音箱產品中獨樹一幟,所以,定位和營銷戰術上,HomePod 有著濃郁的庫克作風——保守、穩妥、不激進。
蘋果的信心或源于智能家居龐大的市場規模。咨詢公司 Strategy Analytics 預計,2022 年智能家居相關硬件,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 1550 億美元,遠超今年的約 900 億美元。數據顯示,智能音箱的出貨量在去年四季度同比劇增近 600%,達到 420 萬臺。
中國市場或是最大逆襲機會
對比中國和美國市場,亞馬遜 Echo 和 Google Home 加起來在美國家庭中的普及率已經超過 10%。截止 2016 年底,根據國家統計局 2016 年統計年鑒,中國目前大約有 4.1 億家庭,就算今年國內能賣掉 200 萬臺智能音箱,普及率也還不到 0.5%。
反過來說,在海外,亞馬遜占據了智能音箱的大半個市場,亞馬遜+谷歌占據了智能音箱的幾乎全部市場,只有中國,不管是亞馬遜還是谷歌,都拿不下來。
2018 年,中國智能音箱大概是個“百箱大戰”的局面,不管是做 AI 的,做平臺的,做語音技術的還是做內容的,都在想辦法推出一款得到認可的產品。而中國消費者對智能音箱的接受度,還需要一段時間發酵。
當然,前面的眾多起跑者,包括國外大賣的品牌和國內的百元品牌,都在給這個市場做鋪墊,一旦智能音箱在國內年輕家庭中流行起來,就是蘋果的最好機會。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