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中文-亚洲第一中文字幕-亚洲第一综合网站-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中国-国内精品久久影视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音響信息(其它) > 現場演出的 時代機遇
現場演出的 時代機遇
更新時間:2018-1-2 11:09:54 編輯:魚兒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調整文字大小:【
[導讀] 11月8日晚,MAOLiveHouse北京五棵松店開幕,世紀樂夢(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池永強在樂聲躁動的現場忙碌了一整天。人群角落里,他瞥見一些熟面孔,“剛獲得臺灣金曲獎的Mr.Miss和最近紅遍京津的民謠歌手曉月老板,都悄悄來捧場”,這讓他意外而感動。

  11月8日晚,MAOLiveHouse北京五棵松店開幕,世紀樂夢(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池永強在樂聲躁動的現場忙碌了一整天。人群角落里,他瞥見一些熟面孔,“剛獲得臺灣金曲獎的Mr.Miss和最近紅遍京津的民謠歌手曉月老板,都悄悄來捧場”,這讓他意外而感動。
  當天下午,池永強在發布會上宣布,世紀樂夢旗下品牌MAOLiveHouse已于2017年上半年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晚上五棵松店的開幕演出就如同一場慶典。
  MAOLiveHouse已陪伴了國內樂迷十年,成長為中國獨立音樂現場第一品牌。“這十年,MAO服務了8000多位藝人、上百萬樂迷,辦了4000多場演出。”池永強說,截至2017年年底,MAO在全國擁有上海、杭州、重慶、昆明、廣州、廈門等八家分店,“到2018年年底,我們計劃開出20家門店。”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LiveHouse的總票房超過8200萬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池永強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說,據業內機構測算,2017年全國LiveHouse的總票房數有望超過1.2億元。
  互聯網興盛、獨立音樂人崛起、資本介入、票房增長、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觀念革新,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談論,現場音樂都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在池永強看來,像北京這樣擁有2000多萬常住人口的大城市,應該擁有上百個LiveHouse才算是充滿活力。但現實是,偌大的北京,目前只有20多個LiveHouse,盡管每一家生意都不錯,但跟東京擁有的600多個LiveHouse比起來,仍處于稚嫩的成長期。
  “中國LiveHouse市場還處在爆發的前夕。”池永強說,“LiveHouse站在音樂產業的最前端,它何時爆發,還是要取決于音樂產品的內容。就像中國電影票房的爆發,只要有好的電影不斷生產出來,就能推動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現場,直擊靈魂的感染力
  1990年從北大東語系畢業時,池永強還帶著另一個耀眼的身份——北大第一支電音樂隊主唱。畢業至今,他所從事的職業多少都跟現場音樂有關。
  上世紀90年代早期,池永強就參與經營過當時北京最火的幾家歌舞廳。20多年過去,歌舞廳消失了,LiveHouse作為這個時代的音樂場所開始萌芽生長。
  池永強第一次接觸搖滾樂是通過打口帶,他在磁帶里聽到激動人心的歐美搖滾樂,卻“不知道這種搖滾樂到底是怎么制造出來的”。直到大學一年級,他在北大大講堂聽了一場崔健的演出,坐在第二排,仔仔細細看著每一個音如何從崔健的指間蹦出來,砸進耳膜,他才發現現場音樂是“直擊人靈魂的”。
  現場如此真實,感染力如此強烈,徹底改變了池永強的觀念。他成為北大第一位電音樂隊主唱,甚至直至今天所從事的音樂事業,都與現場音樂緊密相連。
  “聽過現場,再回去聽唱片聽錄音,就像穿著雨衣洗澡,別扭。”池永強說,在西方,樂迷聽現場是一種延續已久的傳統,從古典音樂時代開始,人們都習慣于聽現場。現在,美國有超過50%的音樂消費都用于現場音樂。
  周華健曾感慨LiveHouse的演出形式,距離近得“能看到第一排觀眾的毛孔”。這種互動性極強的演出現場,能把尖叫、汗水和音樂的狂熱無限放大,是體育場動輒數萬人的規模無法比擬的。
  LiveHouse最早起源于日本,每場演出僅能容納幾百人至千人。池永強說,世紀樂夢的CTO沈楓曾去東京考察LiveHouse,“單東京一個城市就有600多家LiveHouse,而且活得都不錯,每一家都有自己的風格,每家店都有十幾二十年的老觀眾。日本流行音樂、獨立樂團的繁榮自不用說,很多老觀眾都會在樂隊唱完之后再登臺自娛自樂,演出的水平也相當不錯。”
  “小眾”音樂的大市場
  “LiveHouse未來在中國的爆發,現在已經看得出眉目。”池永強認為,這幾年《中國好歌曲》《中國有嘻哈》《我是歌手》等音樂類節目爆紅,意味著音樂勢頭的蓬勃,這些節目不但讓許多低調的獨立音樂人走紅,也讓民謠、嘻哈等音樂類型更普及。
  “十幾年前,人們認識歌手的途徑就是看春晚,但現在,電視和互聯網平臺,讓更多類型的音樂人被關注。”他舉例,以前一個歌手要出名,需要簽約唱片公司,先包裝、錄制唱片、電臺打榜、各地宣傳,再上各種晚會,最后才能有觀眾認知度,獲得演出機會。“現在,一位音樂人可以自己寫歌錄歌,在網上發布作品。只要他擁有足夠數量的聽眾,就能舉辦現場演出。”
  中國著名的幾家LiveHouse都各有特色。成都的小酒館、北京的D22和麻雀瓦舍,都像是歌手孵化基地,培養出不少獨立音樂人。
  關注現場演出的絕不只是LiveHouse的場所。多米音樂的“尖叫現場”、摩登天空的“正在現場”、咪咕音樂的“咪咕現場”、網易云音樂的“云豆現場”、聚橙網的“萬有音樂”,都試圖從各個角度進入現場音樂這個新興市場。
  “在主流的大眾視野之外,‘小眾’的市場趨勢已經超出我們的想象。”“萬有音樂”運營總監季誠告訴第一財經,以前專注于做“大流行”的聚橙網之所以開辟出獨立的子品牌“萬有音樂”,就是看中“小流行”、“亞文化”這塊大市場。“萬有音樂”通常會在網易云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豆瓣音樂等平臺上觀察大數據,憑粉絲數據量來尋找合適的藝人進行國內巡演,通常都能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
  “比如歌手簡弘亦,在網易云音樂上的播放量過億,肯定就是有市場的。”季誠說,年輕人獲得音樂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廣,口味細分也很明確。“萬有音樂”雖然成立于2015年9月,卻已成功制造出好妹妹樂隊的爆紅——這支樂隊2013年由“萬有音樂”團隊操作了7場小型現場演出,2014年增至10場,到2015年成為首個在北京工人體育館開唱的獨立音樂人,從“小眾”一步躍入主流。
  除了好妹妹樂隊,陳粒、李志、趙雷、謝天笑、馬頔、宋冬野等音樂人,都是通過LiveHouse巡演真正走入演藝界和大眾視野。僅“萬有音樂”一個品牌,其小型演出從2014年的54場、2926萬元票房,已經發展至2016年的328場、1.2億票房。
  如果把整個音樂市場比喻為金字塔,LiveHouse就如同一個堅實的底座,為劇院、體育場這類大型場所輸送音樂人,為音樂行業訓練新人。
  中小型現場音樂,無論從成本、規模還是門票價格,都更適應于今天的年輕人消費。尤其,在中國數量龐大的樂迷群體中,任何一位看似小眾的歌手,都有數量不錯的粉絲群體。季誠舉例,像劉瑞琦這樣可能并不被大眾廣泛熟悉的歌手,在全國做小型巡演,也能場場爆滿。而這些累積,恰是一位音樂人及其歌迷最需要的演出形式。而LiveHouse這門生意,也注定會有不小的市場空間。
  十多年前,池永強曾參與中國最早的LiveHouse之一星光現場的建設與運營。
  他記得,那時一個樂隊演出結束后,隨身帶來的唱片,最多也就賣十來張。“現在,凡是來MAO巡演的音樂人,賣專輯都是很重要的一項收入。有的一場演出能賣出幾百張唱片,如果在全國巡演十場,就是幾千張唱片。”他認為,在實體唱片并不景氣的今天,一位獨立音樂人賣出的唱片,并不比一位當紅流行歌手的唱片銷售量低,這些成績,恰是音樂人通過一場又一場扎實的現場音樂演出換來的。
  對于MAOLiveHouse明年即將全新擴張的門店,池永強說:“我們不是為了擴張而擴張,而是希望為LiveHouse產業做點事情,讓更多二三線城市的觀眾都體驗到現場音樂的魅力。”
  “小步快跑”,是池永強對MAO的未來規劃,其背后的合作伙伴,保障著MAOLiveHouse未來的發展。MAO此次Pre-A輪的融資是由太合音樂集團和君聯資本聯合投資。“秀動”是太合音樂集團旗下的演出服務平臺,據“秀動”統計,目前每個月的票房流水都過千萬,2017年中國LiveHouse演出預計將達到12000場次,全年將達到過億票務量。
  全方位產業化發展,與音樂相關產業進行更多跨界聯合,是MAO未來的方向。要形成良性的市場體系,池永強堅信MAO必須要深度參與到音樂行業產業鏈中,才能促成各個環節的協作。MAO今后的每一家門店都將滿足藝人直錄播的需求,開放展示區給有關音樂的VR、AI產品和搖滾博物館。在“前店后廠”的模式下,池永強說,MAO會挖掘校園音樂人,發展國際巡演業務,更深地拓展消費群體。
  有資本助力的MAO,毫不掩飾自己的擴張野心。這似乎也說明,中國LiveHouse的市場,才剛剛打開。

更多相關: 現場演出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之走進企業武漢
  • 2019視聽行業萬里行之武漢
  • 北京InfoComm China 2019展會
  • 獨家策劃:北京IFC2019不落幕展精彩搶先看
  • dBTechnologies品牌故事:核心競爭力來自原創和性能
  • 精益求精,締造完美品質—George Krampera,一生追求完美聲音
  • Crest Audio(高峰)-站在創新的高度 俯瞰市場之所需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www.tszfjx.cn 版權所有.1999-2019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0755-26751199(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