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4月份,一直處于灰色管轄地帶的私人影院正式有了合法“名分”,隨著廣電總局通知出臺,點播影院行業正式納入廣電監管范圍之下。
通知中要求各業主進行登記匯報并整改,按照通知中的要求,點播影院需要像傳統影院一樣申請放映許可證并掛靠院線(二級院線)下,電影版權、設備、計費系統等都要按照國家要求進行更換與升級,之后私人影院收入被拆分為票房收入、服務收入、餐飲收入等,其票房收入將被計入中國總票房,這也意味著點播影院將會成為商業影院的二輪影院。
私人影院行業洗牌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政策的推出是對國內電影市場增速不如預期的焦慮,有部分點播影院早早就嗅到了政策的變動,也在積極爭取首批牌照,但同時也有很多業主無法抵御這次洗牌。
點播影院
政策未出臺前,很多經商人士看中“私人影院”是由于其入行門檻低、投資成本不高等因素,從2013年起,“私人影院”經歷了一段“野蠻增長”期,有不少投資人都想在此分一杯羹,但在實際經營中由于沒有長期規劃、缺乏正版片源、硬件設備落后等因素,影吧的生存能力并不能得到保證,甚至有的店沒開門多久就急著轉讓或關門倒閉,就算有部分影吧在勉強維持,但在本次規范化后又會淘汰一大批不規范的店鋪。
抱團取暖
在政策變動前不光令業主躊躇不決,很多廠商也試圖聯合其他廠商采取“抱團取暖”的策略以應對政策的變化。“愛沐發起聯合院線,風霆迅參與聯合院線,摩妮咖參與聯合院線,影魔方參與聯合院線..."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規范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經營管理工作的通知》在4月份出臺后,“中國私人影院聯盟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也在三亞召開,如上述很多廠商也都參與到其中,電影二級市場、私人影院、微影院、影吧、影咖、點播影院...在大會上各位的發言中不難看出,與會代表們對于點播影院的稱謂不斷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良莠不齊,目前廣電總局對于這種民間組織行為還沒有給出正式回應,待細則出臺后答案自然會揭曉。
私人影院聯盟大會
此次會議中也發現有不少連鎖品牌缺席了此次三亞峰會。“三亞那個活動我們沒去,比較大的幾家都沒去”一位從業者頗有不屑,“你一幫散戶再怎么搞,最后即便能成立院線,沒有內容購買力和整合能力怎么辦?”
其實從國家政策的走向基本可以看出,后期整改的過程中有三大方向:
①持證上崗:私人影院除消防、工商許可、衛生許可等基礎證件外還需相應獲得《點播放映許可證》;
②片源正版化:私人影院應掛靠院線,點播院線需達到一定影院數量,并申請《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
③技術規范:私人影院的放映設備、收銀系統等都需達到國家統一標準;
除抱團取暖外,也有很多具備實力的公司表示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北京威動科技有限公司影吧市場負責人表示“威動點播影院在政策出臺后將一如既往的配合國家出版廣電總局要求,維護版權利,完成系統升級,協助具有合法經營資質的威動點播影院客戶持續經營,為行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同時待細則發出后會針對所有合法經營資質和消防資質,并且已經使用威動點播影院系統的業主協助他們辦理《點播放映許可證》,積極響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號召,確保點播影院的合法經營。”
“目前硬件設備已經上報廣電總局報備審核,系統+硬件完全有能力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國家首批系統+硬件過審的單位會有幾家,威動肯定會列身其中。”相關負責人介紹。
傳統影院利好
在美國,二輪院線的票房能夠達到一輪院線的80%,在2016年中國的總票房457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傳統院線+點播影院的模型計算,私人影院將有望為中國電影市場貢獻360億票房,這數字距離千億票房的市場愿景時分的接近.
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其公司實力,換句話說可以把早期的影吧發展當做熱身賽,上半場才開始,后半場會有更多的大機構、大集團進入。
比如5月份中旬,百視通就宣布聯合威動科技推出“百視通院線藝術影院計劃”,以全國400余家私人影院、2000多塊屏幕為基礎,為藝術電影提供放映優惠策略。也有不少來自傳統商業院線,比如萬達、大地、耀萊以及時代金典。大概在10年前金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就曾經設想在大影廳外安排一兩個8-10人的小影廳,當時已經出現了這種業態需求,據相關人員透露,今典集團將或準備幾億打算布局私人影院。
威動科技CEO馮濤先生發布會致辭
由于《通知》中要求私人影院必須持證上崗,這對已經擁有海量片源和經營牌照的傳統院線而言無疑是利好,在同步影院增加建點播廳,滿足傳統影院不能滿足的需求,比如私密環境、舒適體驗以及更多的觀影選擇。
曾經對私人影院有偏見的傳統影院大佬們也逐漸意識到,私人影院并非威脅,而是業態互補,已下檔的院線大片還可以通過二次播放來盈利,把拿到龍標但未在商業院線上映的片子推到市場上去,這也是點播院線的一個重要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