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包括29位外國元首和政要在內的100多國的代表和重要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共同探討了“一帶一路”的熱點問題。國際社會普遍對此次論壇的舉辦表示歡迎,并對“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全球應對多重挑戰寄予厚望,燈光音響行業也不例外。
“一帶一路”的倡議帶動了全球經濟的發展,對于各行各業的資源整合有著極大的意義;有分析人士表示,從“一帶一路”的長遠發展來看,在今后的合作發展模式中,商品進出口貿易博覽會會是直接影響到燈光音響行業發展的“潛力股”。
據資料分析,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又稱廣交會,創辦于1957年春,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采購商最多且分布國別地區最廣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廣交會歷經60年,以出口為主,累計出口成交約12335億美元。從數據看發展,在進口貿易博覽會上,眾多商家可以由此看到全球發展趨勢和各類客戶需求,進而突破阻礙,向前邁步。同時,進口貿易博覽會是一種讓各參與方都能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享受中國發展紅利、實現互利共贏的途徑。
目前,由于制造業引資回暖,各企業利用外資趨勢同比見長,融入國家發展大戰略,因此也給外貿提供了好的大環境。此前因為英國脫歐的后續發展以及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使我國出口面臨不利因素。所以,“一帶一路”的新型發展在模式對于各行業無疑是一大機遇。創新是燈光音響行業發展的一大熱詞,但是真正做到創新,談何容易!既然一個企業的創新動力可能是有限的,而我們仍然處于高速發展和變化之中,那么,我們是否可以“一帶一路”來吸取來自其他許多國家的創新經驗,最終可以追上并且趕超。
行業的競爭歸根結底就只有,要么技術比別人強大,要么手里有獨到的資源。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把“一帶一路”看作為燈光音響行業整合資源的契機呢?燈光音響行業不應該只局限于中國市場,而是要在全球上都留有我們蹤跡。雖說,新型發展模式千般好,當然也不乏有人持觀望態度或心存疑慮。但是,資源整合必需是我們戰略調整的手段,現在燈光音響行業最需要的就是要優化資源配置,獲得整體的最優,而不是局部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