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耳塞未來的功能將更先進,如集成腦電波傳感器事實上,由于耳朵靠近大腦,能夠呈現很多關于人類身體的數據。
可穿戴設備 已經從概念變成用戶所接受的消費產品,這是經過多年積累的市場結果,F在,不論是科技巨頭、運動設備廠商、傳統手表廠商甚至是奢侈品牌,都已經或開始進入可穿戴市場。
當一個市場開始急速發展,產品形態自然愈發豐富。感覺 運動手環 、 智能手表 已經不夠有趣?可以關注一下目前正在趨勢化的一種新型產品,這就是智能耳塞。
智能耳塞:音樂、健康和個人助理
最開始,智能耳塞的靈感來自助聽器,因為相對于略顯龐大的藍牙耳機,全無線的耳塞無疑更適合用戶在劇烈運動時佩戴。此類產品包括Earin等,大多發跡于眾籌平臺,擁有先進的設計、小巧便攜體積、全無線設計,功能方面自然是用于收聽音樂。
隨后,智能耳塞開始融入運動、心率傳感器,在能夠接聽電話、收聽音樂的同時,監測用戶健康狀況。比如OnStar、Bragi這些產品,均內置了傳感器,可以通過接觸外耳來監測心率等數據。顯然,對于每天跑步的用戶來說,把耳機和運動監測器結合在一起無疑是一個好主意,不必再多佩戴一款設備。
同時,業內人士還表示,智能耳塞未來的功能將更先進,如集成腦電波傳感器事實上,由于耳朵靠近大腦,能夠呈現很多關于人類身體的數據,如體溫、心率、脈搏、血壓、腦電圖等等,隨著微型生物傳感器的不斷發展,它們都有可能出現在智能手機上,相比手環等產品實現更精準的數據采集。另外,智能耳塞還可以融入語音處理及助手系統,輔助健康功能,比如在用戶跑步心率過快時發出語音提醒等。
從用戶“想要”變成“需要”的設備
目前,智能耳塞還多以初創品牌為主,但我們已經看到越來越多科技大廠開始重視這種產品類型。比如索尼,在MWC 2016期間發布了Xperia Ear,能夠智能地處理用戶語音指令,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而三星、蘋果、谷歌的大量泄漏專利顯示,巨頭們已經看到智能耳塞的價值,將在未來推出相關產品搶占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