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4月27日)給中影巴可一年一度的客戶高峰匯做了一場交傳。中影巴可是一家提供數字電影放映產品的中外合資企業(JVC),由總部位于比利時的巴可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巴可是全球數字電影投影儀(projector)市場的老大哥了,占了半壁江山,和Christie(科視)、索尼和 NEC(日電)激烈博殺。客戶高峰匯是中影巴可一年一度的盛大客戶會(兩百人),Barco Entertainment的高級副總裁(SVP)Wim Buyens也親臨做演講。這次交傳任務,可以說是exciting了。會前我也是做了些慣例的功課,到youtube找了他的幾個訪談練習,心想這位SVP也算得上interpreter-friendly了,口音很棒(天生對口音棒的人沒有抵抗力),語速適中。But,當天會前他的助理(比利時帥小伙)跟我說,他有時候說話會很快哦(你要小心),并且,如果翻譯語速不夠快,他會很沒有耐心等你說完。(!!!)所以我不僅要在快語速中快速反應過來,還要以相同的快語速deliver出來。事實證明,這位友好的SVP并不是有時說得快,而是全程都說得很快。在場的聽眾同時承受了兩把機關槍的掃射。好在,客戶對任務的完成比較滿意。
Barco Escape是一個三聯屏(threescreen format)的放映技術,被譽為future of cinema。顧名思義,就是有三個屏幕的放映系統(加三個符合DCI規范的投影儀),除了中間的主屏幕外,兩邊各有一塊屏幕。目的就是給moviegoers營造一種沉浸式的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觀眾聚焦在主熒幕的同時,余光(peripheral vision)也沉浸在兩側延伸的視場(field of view)中。但是這三塊幕布(canvas)并不是水平排列的。比較理想的排列是,呈現一個2700的全景環繞模式(panoramicscene),兩側的熒幕深入到影院的深度在35%以上,和主熒幕的夾角在1050-1100之間,形成一個超寬熒幕(ultra-wide screen)。不過當天會場所在的合生匯(上海第一個部署三聯屏的影院,也是目前上海惟一一家,國內還有一家有三聯屏的影院在北京)并沒有這個效果,兩側的幕布與主熒幕都是90度直角。這也是目前這項技術配備的一個難點吧,因為現有影院都是按單熒幕設計的,所以需要重新改造才能安裝Barco Escape。
Barco Escape第一次亮相(debut)是在2014年,所放電影是《移動迷宮》(The Maze Runner)。但是當時真正用到BarcoEscape技術的只有7分多種,在這7分多種里,觀眾可以看到電影畫面鋪滿三個熒幕。但其余時間還是回歸傳統的單熒幕放映。去年上映的《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Star Trek Beyond)也出了BarcoEscape版本,但真正利用三聯屏的時間也只有20分鐘。
與目前相對成熟的IMAX不同。IMAX電影已經是電影制作人(filmmaker)用IMAX的相關技術原生拍攝的,也就是導演們會根據IMAX的特點來設計場景等,探索IMAX技術可以帶來怎樣不同的“講故事”(storytelling)的情景。比如 Cameron的 《阿凡達》,IMAX技術原生拍攝出來的電影會帶來與普通電影完全不同的效果。而目前Barco Escape放映中,另外兩個熒幕的鏡頭(footage)是通過后期制作實現的,并不是用Escape技術原生拍攝,可以說filmmaker們并沒有engage進來,他們在拍攝的時候,頭腦里并沒有三屏的概念,沒有特別按照三屏特點來設計不同的場景。(或許可以說目前還是為了三屏而制作三屏。)那么既然拍攝的時候還是按單熒幕格式拍攝,那兩側的鏡頭又從何而來。答案就是后期制作啦,目前他們依賴于VFX(visual effects視覺效果)來制作鏡頭。同時要用到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電影生成動畫)來擴展視場,在這個過程中,巴可運用了游戲引摯(game engine)。
據稱看過Escape版本放映電影的觀眾和評論家們都非常認可這項技術,但目前的Barco Escape還是處于實驗性的初級階段。首先三屏的排列還不是很理想,因為是三個幕布以一定角度組合,所以熒幕與熒幕之間會有小小的縫隙(Barco表示交來可能會開發出半園的形狀,真正打造panoramic的效果。)其次主屏幕用的是Ultra-HD(超高清)投影儀,而兩側則是用2K投影儀(分辨率較低),因此兩側的畫面沒有那么精致,與主熒幕的銜接會有些問題。還有一點就是剛剛說到的,還沒有Escape技術原生拍攝(natively-shot)的電影,沒能夠充分發揮三聯屏的優勢。不過Barco已經和Fox等大制作公司簽下了數年的協議,制作多部Escape電影。今年馬上就要上映的Josh Harnett主演的 6Below就是按Escape技術拍攝的,全片都用三聯屏放映(非常期待!!!國內目前就兩家,大家趕緊mark)。有評論家認為動作片和太空片會非常適合三聯屏,用兩側的屏幕來展現廣袤的太空環境。
Barco Escape pk IMAX
為了留住觀眾,把他們從家里拖出來為票房作貢獻,電影業這幾十年來也是絞盡腦汁不斷創新,IMAX、3D、4K、4DX、Escape,新點子層出不窮。IMAX和3D我們都嘗到了他們的奇妙之處,3D可以應用在家庭影院中,那么影院里目前比較成熟的利器就是IMAX (image maximum)了。
IMAX被譽為是目前的終極觀影體驗了。從攝影機、膠片、放映機到音響系統和銀幕等一整套體系用的都是IMAX規格的技術。圖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resolution)、亮度(brightness)、色彩飽和度(color saturation)和對比度(contrastratio)。它可以將普通的膠片(35mm)轉制成IMAX版本的膠片(70mm),用的是一種數碼深化處理技術(DMR)。給小白(我自己)科普一下它的膠片和進片速度。IMAX影片采用的是65mm的底片(negative film)和專用攝影機,然后沖印成70mm的膠片(film),尺寸是69.6mm x 48.5mm(傳統的70mm膠片尺寸是48.5mmx 22.1mm)。每一幀15孔(perforation)(所以是15/70film規格),以每秒24幀的速度通過“波狀環行”(rolling loop)的方式水平通過攝像機,也就是每分102.7米(傳統的膠片是垂直通過攝影機,每分27.4米)。2小時的影片膠片長達12多公里。可見速個放映系統不是一般的重,當然也不是一般的貴。
Barco Escape就不同了,它可以在已有的影院系統上進行改造安裝,成本要低得多,正如前面所說,它的優勢就是環繞的沉浸式體驗。但是還需要更多像Christopher Nolan 和Cameron這樣的導演像探索IMAX拍攝一樣來探索三聯屏技術,當越來越多的Escape技術原生拍攝電影出來的時候,就能一決高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