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饋抑制器在擴聲系統的應用
在擴聲系統中,如果將話筒音量進行較大的提升,音箱發出的聲音就會傳到話筒引起的嘯叫,這種現象就是聲反饋。聲反饋的存在,不僅破壞了音質,限制了話筒聲音的擴展音量話筒拾取的聲音不能良好再現;深度的聲反饋還會使系統信號過強,從而燒毀功放或音箱
(一般情況下是燒毀音箱的高音頭),造成損失。
所以,擴聲系統中一旦出現聲反饋現象,一定要想方設法制止,否則,就會貽害無窮。能否消除聲反饋是衡量一個音響師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在反饋抑制器出現以前,音響師往往采用均衡器拉饋點(衰減反饋頻率)的方法來
抑制
聲反饋。擴聲系統中之所以產生聲反饋現象,主要是因為某些頻率的聲音過強,將這些過強頻率進行衰減,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用均衡器下拉會產生以下難以克服的不足:一是對音響師的聽音水平要求極高,出現反饋后音響師必須及時、準確地判斷出反饋出
反饋
頻率和程度,并立即準確無誤地將均衡器的此頻點衰減,這對于經驗不豐富的音響師來說是難以做到的。二是對重放音質有一定的影響。現有31段均衡器的頻帶寬度為1/3倍頻程,有些聲反饋需要衰減的頻帶寬度有時會遠遠地小于1/3倍頻程,此時,很多有用的頻率成份就會被除掉,使這些頻率聲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三是在調整過程中有可能燒毀設備。用人耳判斷
嘯叫
頻率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假如這個時間過長,設備應付由于長時間處于強信號狀態而損壞。使用反饋
抑制
器就可以完全解決這個以上問題,即可以有效地消除反饋,又不會對重放音質造成影響,故其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
反饋抑制器是一種自動拉饋點的設備,當出現聲反饋時,它會立即發現和計算出其頻率、衰減量,并按照計算結果執行
抑制
聲反饋的命令。
二、反饋抑制器在擴聲系統中的幾種連接方法
簡單了解了反饋抑制器的簡單介紹之后,接下來在音響技術知識中我們來看看對反饋抑制
器連接方面的知識。反饋抑制器在設備連接方面也是采用XLR接頭的平衡線路,那么他的連接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第一:就像均衡器等周邊設備那樣順序串接在音響系統中。
知道了他的連接方式,我們接下來看看這樣連接的優點是:連接和操作十分簡單,適用于較簡單的系統中。不過也是存在缺點的,它的缺點是:此連接法在抑制話筒聲反饋時,也會影響到通過反饋抑制
器的其它音源信號。第二:也可以利用調音臺通道里的INS插入插出接口,將反饋抑制器單獨串接在相應的通道里這種連接的優點是:可以最大限度對反饋抑制器進行調整,不必顧及會影響其它音源。然而它的缺點是:一臺反饋抑制器最多只能控制調音臺的2個通道,設備利用率太低。
第三:利用調音臺編組輸出接口,將反饋抑制器串接在相應的編組通道里并從反饋抑制器輸出返回調音臺其中一路立體聲輸入端口這種連接方式的優點是:可對編進此編組內的
話筒進行集中處理,而且不會影響到其它音源。總起來說由于這種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反饋
抑制器,因此也是目前采用最多的連接方法。
注意:從反饋返回調音臺通道內的信號不能再編組輸出了,需從主線輸出。
第四:假如有一些調音臺的不帶編組通道輸出接口,我們又不想把反饋抑制器串接在主輸出通道里,又想對話筒進行集中控制處理,那我們可以采用一種看起來不太規范、教科書里沒有的方法:一個調音臺1-8路都是話筒,我們可以把這8路話筒的音量通過相應的AUX發送到反饋抑制器里,假如是AUX1-2通道吧。通過反饋抑制器處理后再流回到調音臺的相應通道里,假如是11-12通道吧。這樣連接法和連接效果器差不多,都要求AUX要設定在推子后發送,還要求11-12通道中的AUX1-2不能再打開了,否則會產生信號環路;但不同的是此時1-8通道的音量不能直接進主通道,也就是主通道的L-R相應按鈕都不要按下去,讓這8個通道的音量純粹只通過AUX1-2發送出去,然后經過11-12路混入調音臺,最后調音臺再通過相應的信號通道輸出到主通道。這樣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只不過感覺上這種方法有點離經叛道,但我的觀點一向是強調:靈活和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