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被唱片獨特的聲音魅力所吸引,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唱片機是如何把唱片上存儲的信息變為悅耳音樂的。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一探究竟……
你有沒有近距離觀察過唱片上的微小凹槽,并且好奇于它們是如何讓揚聲器發出聲音的呢?如果有,那么這篇文章一定對你胃口。
目前大眾所普遍認同的說法是唱機已有140余年的歷史。
唱機是工程史上的一個奇跡。哪怕是今天如此精密的功能也看上去是無法實現的——但是它確實實現了,并且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精密度已經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唱片記錄槽
唱片上的微小凹槽——只有一條,通常是0.04-0.08mm寬,呈螺旋形一直到唱片的中央——足有500米長。
凹槽的兩側互呈直角,一側是左聲道另一側是右聲道。因為凹槽是不對稱的所以唱針會在凹槽里來回搖擺。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凹槽外圈的那一邊攜帶的是右聲道信號。信息可以存儲在千分之一毫米大小的區域,所以如果想轉錄它,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這也是為什么唱機對外界震動如此敏感的原因。
拾音頭
拾音頭的作用是鎖定凹槽運動,再具體點,就是使用唱針尖來讀取唱片。
唱針尖由非常硬的物質制成,通常是鉆石。但是先別興奮,這里使用的是工業鉆石而不是通常意義上價值連城的鉆石。這種鉆石通常品質不佳,遠比不上珠寶首飾使用鉆石的級別。
鉆石的尖端通常會被制成一個小的圓點——盡管有許多種形狀可以選擇——這個小圓點在唱機使用時會被插入唱片凹槽中并隨著唱片的轉動在凹槽中來回搖擺。
唱針在凹槽中的細微抖動會轉化成為你在揚聲器中聽到的悅耳聲音,這種微小的抖動是通過懸著的唱臂傳入唱機箱體中的處理單元的。
目前,最常見的唱臂主要分為兩類:移磁型和移圈型。這兩種唱臂都是根據唱針運動改變磁場的原理來工作的。
正如以上兩種唱臂的名字一樣,移磁型唱臂移動的是磁體,而線圈是固定的,移圈型則相反。假設我們現在使用的是一個移磁型唱臂,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很小的磁體隱藏在懸臂與唱針相反的一端,隨著唱針的運動而運動。
磁體的運動會切歌磁感線,使得固定的線圈中產生電流(物理中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然后這種微弱的電信號會傳入放大器以供進一步處理。
唱機放大器
唱放究竟是干什么用的?由于黑膠唱片物理特性的限制,原始信號需要在錄制前進行適當改變——提升高頻,降低低頻。
如今這種均衡聲線是由RIAA(美國唱片業協會)在多年前設定的。如果你將唱機直接插入一個線性輸入設備中的話,那么聲音將會非常平淡、清瘦明亮,并且沒有低音的。
每一臺唱機放大器都內建了處理單元——可以增加重低音,削平低音讓聲音恢復到正常的程度。最終呈現的音樂因該是音調平衡的。
拾音頭產生的信號低至毫伏(cd的輸出是固定在2v的),所以在處理之前,信號必須經過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