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需求
最近幾年隨著電影市場成爆炸式增長,行業形勢一片大好。目前,中國影院的發展速度依然位居世界前列,銀幕總數也已超過美國(截止去年年底,我國銀幕總數突破41179塊),但在人均銀幕數、人均觀影次數方面,仍與美國有不小差距,目前我國一二線城市人均觀影次數(3.3/2.2)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三四線城市人均觀影次數(1.5/0.8),全國人均銀幕數為每3.4萬人有一塊銀幕,而美國每6000人就擁有一塊銀幕。
在如此巨大的電影市場和人均銀幕數反差下,反映出中國影院產業鏈背后蘊藏著更廣闊的利益和機遇,看電影已經成為國內最重要的休閑娛樂方式之一。
而隨著KTV、夜總會、網吧、等傳統娛樂場所的衰落,微影院近年也逐漸走入了許多娛樂業投資者的視野。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現有微影院數量早已過萬,且在一二三線城市中都有分布,其經營場所多在大中型院校、居民區附近,以中小型經營為主。
二、設備供應商的完善趨勢
在音響領域,原本劃分非常明確:民用(HIFI、AV)類、專業(演藝、KTV、電影類),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同時能滿足影院、高品質音樂、KTV等多元素要求的音箱、公放、解碼處理系統也早已流行起來,并且都能達到5.1以上的音響效果,支持高清電影播放(甚至4K畫質)、KTV、體感游戲、上網、圖片欣賞、HIFI音樂功能,包括軟件領域也有專門的服務商提供專業影庫管理系統、運營管理系統等。
目前,圍繞微影院產業的設備供應商已形成包括設計、研發、生產、實地運用、全國統一連鎖服務在內的多元化、專業化服務群體,且這類企業數量還在快速增加中。
三、未來技術發展
技術的發展能為微影院帶來更多可能性,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海量存儲,高速讀寫,多終端播放已經不再是難事,40-50GB的藍光3D電影也能0延遲傳輸到播放設備中,未來虛擬現實影像技術等高科技技術,在微影院、影K中也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可以說,微影院行業的相關技術目前正處于群雄逐鹿、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中,因此對有意進入此領域的設備商來說也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簡言之,你可能成為未來微影院行業的技術標準制定者,也可能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所做技術努力都得不到業界的承認。
四、未來收益方式
微影院、影K目前的盈利點除了包廂的按小時或是影片計費,還可以通過電影主題產品專賣、飲料、食品售賣創收。其他的增值服務投資人也可以考慮,例如:為企業提供視頻培訓場地、小型鑒賞會、私人定制派對、婚禮電影包場、私人場景定制等等。
理論上講,任何行業都必定會經歷一個由買方市場主導的成長期到買方市場的泛濫成災發展期、再到品牌主導的成熟期的發展過程。
目前的微影院市場尚處于成長期,第一批新開的微影院雖然擁有一定的定價權,但在同行競爭激烈,觀眾消費習慣未養成的前提下,依然只有通過低價來爭奪市場份額。因此,艾維電影預計2017年隨著微影院市場的新鮮度下降,這些經營場所的消費價格還會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
此外,由于沒有相應法規約束,微影院現在仍處于野蠻生長的時期,行業的準入門檻較低,造成大量沒有正規版權、消防設施不全、隔音條件差、環境昏暗擁擠的低端微影院涌入,對此電影局局長張宏森曾在2017年年初召開的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會議上提出,應加強與公安、版權部門的合作,對微影院盜版行為防范與打擊雙管齊下。2017年且不論有關部門是否會取締這些低端微影院,光是其互相間的價格戰便不可避免。而一些投入較高、定位中高端的微影院則另辟蹊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服務體驗上,2017年或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有望成為行業的第一批“正規軍”。
五、與院線影院互動
樂觀的估計,2017年微影院將與院線影院展開更為良性的互動。其一,在形式上,微影院所代表的二級電影市場,是對院線電影的一種很好補充,不僅有利于共同炒熱電影氛圍,還能將部分宅在電腦前看電影年輕人重新揪回到社交觀影的道路上,促進電影產業的整體發展。
其二,在節目方面,微影院可以放映院線系列電影的前傳,熱映大片的同類型電影等,比如在今年4月份院線影院放映《速度與激情8》時,觀眾也能在微影院里看到“速激”1、2、3、4等影片,當院線影院放映《金剛:骷髏島》時,觀眾也可以在微影院中看到其他金剛題材的電影。
其三,微影院還能成為商業影院增收的新渠道。此前艾維記者已經從院線方面了解到,部分大型影院已計劃隔出包廂區,推出個性化的微影院服務,與傳統影廳組成覆蓋一二級電影市場的放映陣地,這樣做的一個好處就是能有效留住客流,滿足不同觀眾的個性化需求,同時進一步發揮影院電影主題的社交平臺功能,未來或成為一種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