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半間,華強方特改了兩次名。在日前發布的更名公告中,華強方特去掉了公司名中的“深圳”二字,強調國際化。此前,華強方特針對國際市場已早有布局。宋城演藝同樣也是試水海外市場的“排頭兵”。然而在梳理主題公園海外擴張的嘗試中,不難發現,比起把主題公園直接“開出去”,演藝業務的海外布局卻更為搶眼。
華強方特、宋城演藝雙雙“出海”
近日,華強方特發布公告,宣布已完成名稱變更的工商變更登記。自2017年11月29日起華強方特的中文名稱,由“深圳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去掉了“深圳”二字。值得注意的是,該企業于2016年由“華強文化”更名為“華強方特”。短短一年半,華強方特改了兩次名。
方特主題公園
在公告中,華強方特表示此次更名,是為凸顯規模化、國際化,更好地拓展國內外市場,實現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近年來,華強方特擴張腳步不停,除了在國內快速落子,同樣也針對海外市場展開探索。
2014年,華強方特首家海外主題公園在伊朗開業,該主題公園也同樣采用了輕資產輸出模式。此外,華強方特還完成了烏克蘭等國主題項目的創意設計。2015年時,華強方特總裁劉道強還曾透露,華強方特在重點推進與韓國、泰國、匈牙利等國家,就華強文化科技主題公園項目深入洽談。
宋城演藝演出
除了華強方特,積極探索海外市場的還有宋城演藝。據了解,宋城演藝對國際化早有圖謀,但未能在美國拉斯韋加斯找到合適的劇院標的。2016年11月,宋城演藝發布公告,宣布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黃金海岸建設澳大利亞傳奇王國項目。其后宋城演藝總裁黃鴻鳴于今年4月公開表示,在國際級戰略布局方面,宋城演藝正在與多個海外知名旅游景點溝通洽談。據悉,宋城演藝的洽談對象包括美國夏威夷、韓國濟州島等地。黃鴻鳴還稱,未來公司國外銷售收入超過國內很正常。
采用重資產模式,期望通過出售地產獲利
然而,盡管同為主題公園“出海”探路,兩家企業采取的方式卻大相徑庭。在國內均通過輕資產模式快速擴張的華強方特與宋城演藝,前者在海外依然采取授權經營,而后者卻采取了重資產模式。在業內人士看來,二者之所以有這樣的策略差異,原因之一在于盈利著眼點的區別。
據公告,宋城演藝的澳大利亞項目為自籌資金,一期總投資達到20億元。據了解,宋城演藝澳洲項目總投資費用中占比最高的是工程規劃、設計及建設等費用,占比超過70%;土地成本3.35億元,占比約為16%,而編創費用為6000萬元,僅占3%。
宋城演藝方面稱,該項目是集旅游、文化演藝、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項目。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宋城演藝如此大手筆投入,仍與地產脫不了干系。而華強方特則在銷售公園游樂設備同時,授權伊朗合作方使用方特品牌,并在未來主題公園運營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許可使用費。據了解,許可使用費為該主題公園10年內28%的客票收入加上10%的服務收入。
“宋城演藝有這三個部分:一是演藝;二是相關的主題公園,但規模可大可小;三是地產。所以宋城演藝可以在景區附近通過出售地產獲利。在好的地段,例如澳大利亞黃金海岸,結合旅游演藝,做房地產開發再出售,這是一種比較劃算的方式。”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演藝本身投入不大,房地產投入較大;演藝不一定掙錢,但加上房地產就不一樣了。”
此類做法也確實在國內得到體現。目前,在宋城演藝官方的網站上仍能看到打上“熱銷”字眼的旅游地產頁面,旗下產品包括別墅、公寓、公館等等。據了解,黃金海岸是澳洲第六大城市,也是國際一線旅游度假目的地。加之澳大利亞投資移民由來已久,未來宋城演藝如何挖掘有關商業價值,有待時間檢驗。
旅游演藝海外布局,依然依靠中國團隊游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寥寥無幾地直接修建或授權建設主題公園,演藝業務在海外擴張中的表現卻十分搶眼。與迪士尼、默林娛樂集團等國際性企業相比,國內主題公園品牌無論在IP實力還是品牌影響力方面都略有欠缺。在此背景下,通過投資、建設成本相對較輕的演藝業務,吸引中國游客,成為優選。
華強方特布局國際市場
據道略文旅產業研究中心統計,2016年國內主題公園類旅游演出劇目數量有21臺,僅占總臺數的9.1%,而票房收入卻占到旅游演出總票房的46.4%,達到19.97億元,同比增長30%;市場占比由2013年的24.7%增至2016年的46.4%,占據旅游演出市場的半壁江山。分析預測,未來幾年,主題公園類旅游演出依舊是旅游演藝市場發展的重心所在。
國內主題公園演藝既然如此受歡迎,那么海外表現便也可以期待。有分析指出,旅游演藝投資成本較低,依靠團隊游客客源較為穩定,資金回籠速度相對更快。
除了宋城演藝,2016年,萬達與法國歐尚集團簽訂協議,合作投資巴黎大型文化旅游商業綜合項目,其中便包括室內外主題公園和大型舞臺秀。云南文投演藝產品在東南亞成效顯著,而手握歡樂谷的華僑城通過旗下公司占有云南文投51%的股權。山水盛典與越南GAMI集團達成合作,為越南帶來實景演出產品,而GAMI集團旗下同樣也有主題公園產業。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表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企業瞄準的還是中國游客。旅游演藝在商業模式上主要是依靠團隊游,因此在選址上應該與中國團隊游客出境游的聚集地重合,這樣風險小一些。東南亞是首選。”
規模小,海外市場缺乏競爭力
據《2016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顯示,2016年華僑城、華強方特、長隆集團均上榜了全球排名前10位的主題公園集團,中國主題公園市場也正得到全球矚目。然而,盡管國內主題公園為“出海”各顯神通,但不能否認的是,目前國內主題公園品牌在國際上依然缺乏實力。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也是國內主題公園難以“開出去”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