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共享經濟的浪潮,在商場和影院里,你有很大幾率會碰到一些奇怪的玻璃房: 兩把高腳凳、兩個麥克風、兩個耳機、一個大屏幕,三面透明玻璃圍起來,再加一個觸屏操作臺,這就成了一個迷你KTV,這樣的KTV在全國多地出現,并開始引起年輕人的追捧。
它們覆蓋范圍很廣,或坐落在購物中心內,或在電影院旁,有的還安置在城市地鐵地下人行通道內,品牌也多達十幾種,外形上則大同小異。房間內自帶空調,溫度適宜;有的迷你KTV在顯示屏旁邊還設置了小桌子,可放水杯等隨身物品;有的還能把用戶唱的歌曲錄音并發送到該用戶的微信上,方便過后查看。
其使用起來也很簡單,用微信掃描屏幕的二維碼登錄,然后點歌、支付費用,就可以唱歌了。迷你KTV收費模式也多樣化,可按照單曲收費,也可以按照時間收費,而且不同的品牌收費標準也不一樣。以友唱M-bar為例,北京地區單曲收費8元,15分鐘收費20元、30分鐘38元、60分鐘58元。
就這樣,迷你KTV成了年輕人的都市新寵,而在資本端,迷你KTV的融資消息也層出不窮,唱吧宣布對線下迷你KTV“咪噠minik”運營公司艾美科技投資數千萬元人民幣的第二天,友唱也宣布自己獲得了投資方友寶在線6000萬元人民幣的增資。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迷你KTV市場現狀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線下迷你KTV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1.8億元,較2016年增長92.7%,而2018年線下迷你KTV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70.1億元,增長率達120.4%,實現市場大爆發。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稱,2017年咪噠minik、友唱M-bar等多家廠商利用加盟形勢,快速進行線下場景布局,為用戶帶來新穎的KTV體驗,整體線下迷你KTV市場處于初期階段,設備差異化功能和舒適的用戶體驗成為各企業爭奪市場關鍵點。
區域爭奪
和共享單車相似的局面——用資本迅速鋪開市場,第一步競爭的是地理位置和資源渠道。從區域下手,搶先爭奪一線城市再進行渠道下沉;一線城市中,首要先占領商場等核心市場。據調查,咪噠大部分都設置在商場游戲廳里,而友唱則設置在商場人流量較多的地方,更對標核心碎片化時間的人群。
不燒錢?只賺錢?
迷你KTV一開始就不存在燒錢的說法,在自營范圍內,因迷你KTV成本、租金和電費的成本大概有兩萬,而每天每臺機器營收在100-500元之間,那這樣,大概半年可以回本。
然而加盟方的風險會更大。因為自營的大部分區域都在一二線城市,想參與體驗的年輕用戶偏多;地方的加盟商要面臨更多人流量和對標人群等不確定因素。同時,也要面臨機器損壞率等問題。
對于迷你KTV未來的發展趨勢,一些迷你KTV的工作人員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這個市場仍不飽和,還有較大發展潛力,“不同迷你KTV品牌外形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了,未來主要靠服務質量和軟件功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稱,迷你KTV只要不停地更新迭代,滿足用戶需求,增強用戶黏性,或許是一門不錯的生意,但仍然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意和新玩法,才有資格暢談千億市場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