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東芝株式會社向全球宣布: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股權的95%,正式轉讓中國電視市場“龍頭老大”——海信與東芝衰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制造業在逐漸崛起。如今除了索尼、松下、部分音響品牌之外,其他公司的“日本制造”、“日本品牌”家電業務幾乎都由中國企業在運營!
商業環境正在加速變化,無法適應就會被時代淘汰;如今影音市場這三年也是風起云涌,從最開始的影吧市場開始到第二年的影K市場到版權風波不定讓影吧市場積累起來的資本往主題是影音市場轉;實體企業轉換快的依然在其他市場光鮮依舊,而沉迷過去不思轉換可能在起起伏伏中消失。
共享單車,一塊錢,隨便騎,騎到任何地方,停下,鎖車就走,不用管。這個東西一出來,黑車司機哭了。賣單車的店鋪、修自行車的小攤子,生意都一落千丈,關門是遲早的事情。
市場上經常傳來影吧經營艱難或者轉行,但是開店的影吧和影K依然在進行,說明市場還有,潛力還在。還記得2016年在北京某峰會上只有天逸音響一家提出要重視用戶體驗,其他大部分都在講版權和推廣運營,卻忘了最根本的用戶體驗,只要用戶體驗做好了才有可能吸引消費者再次消費的欲望。電影主要是兩個部分組成,第一是視頻,第二是音頻,影吧的根本是電影,是音視頻行業對于消費者的吸引點,是生命力所在。
大趨勢是很殘酷的,它殺人是不眨眼,也不會流血的,根本不見紅。現在做影吧的大部分店家和行業都在往影K方向轉型,娛樂不會消失,但是娛樂會升級;娛樂的精神是追逐時尚與多元。現在的影吧、影K都在往泛娛樂轉型;但是,一個場地有更多可以吸引消費者的方式,有更多可以留住消費者理由才有更多的市場競爭力。
如果在大變革浪潮來臨之際,不順應時代的潮流,不做出應對之策,即便是再龐大的帝國,也不能幸免于難!東芝除了資本市場運作的失敗、選擇失誤還有市場不敏銳以及更新遲緩;假如東芝視頻業務能夠持續大量供血是不會選擇斷腕。
在這個跨界打劫、飛速變化的時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個足夠開闊的視野,每當有新鮮事物發生、新興行業的興起的時候,多去發散思考一下,說不定想到的某些點,就串聯成線,就可以比別人早一點看到未來,早一點抓住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