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消費升級,人們對消費場景的需求更趨多樣化、個性化。針對私人場景下個性化、高質量的觀影需求,采取點播形式播放電影內容、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私人定制式的點播影院悄然興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私人影院、微影院、影吧、影咖等各類以點播方式提供電影放映服務的營業場所已超過5000家,并繼續呈幾何式增長。點播影院“蛋糕”看起來很美,但隱憂也很明顯。
在長達9天的國慶檔里(9月30日-10月8日),國內電影市場實現了27.5億元的總票房,與去年同期18.8億元的水平相比,增長了46.28%,刷新了國慶檔的票房紀錄。
近年來,人們的觀影需求和文化娛樂需求日益增長,電影院數量在不斷增多,競爭也在不斷加劇,為謀求差異化發展,時不時就會冒出很多新概念。這個國慶節,某影視中心IMAX店在杭州開出了首家“床廳”。
影院在原本能容納百人的放映廳里,擺了4排共13張床,床與床的間距很大,每張床都有獨立床罩,床墊看起來有席夢思那么厚,據說“躺著看電影”的舒適度大大提高。工作人員稱,一張床算兩個位,而兩個位子不單賣,必須同時買兩張票,以避免隔壁會睡個陌生人的尷尬,而“床廳”的票價會比普通廳貴一倍,總價在140-150元。
影院推出“床廳”攬客,意欲何為?
影院推出“床廳”的初衷,顯然是為了開辟新鮮的服務,豐富觀眾的觀影體驗,從而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正如一位電影院經營者所說,如今競爭日趨激烈,要想留住更多觀眾,電影院必須走差異化經營的道路。而影院推出“床廳”服務,無疑是想在發展道路上尋求大膽的突破。但是,影院推出的“床廳”會不會藏污納垢?
“房廳”的出現不禁讓人聯想到點播影院,它們無不以“私密性”為賣點,那么,如今這些點播影院發展得如何呢?
點播影院時代來臨
娛樂消費升級,人們對消費場景的需求更趨多樣化、個性化。傳統的院線模式受固定的排片時間、雜吵的環境、狹窄的座位等因素影響而沒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于是,針對私人場景下個性化、高質量的觀影需求,采取點播形式播放電影內容、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私人定制式的點播影院悄然興起。
點播影院的前身為私人影院,最早起源于臺灣,當時正處于臺灣電影院發展的初期階段,由于每天播放的片源有限,達不到許多年輕人的需求。這一現狀讓許多商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機,便產生了臺灣私人影院的雛形,在臺灣被稱為“MTV”,私人影院剛一推出,受到了當地年輕人的熱捧,后來經浙商將這一模式引入大陸,便有了風靡一時的“錄像廳”。
作為傳統影院的重要補充,點播影院在2010年之后開始萌芽,此后發展迅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私人影院、微影院、影吧、影咖等各類以點播方式提供電影放映服務的營業場所已超過5000家,并繼續呈幾何式增長。
相對于更大眾化的電影院來說,點播影院有著自己的賣點。目前,點播影院在空間上主要有兩種布置。一種面積較小,擺上雙人沙發甚至是床,更適合情侶;另外一種面積較大,更適合家庭玩樂、朋友聚會等。而在舒適性上,點播影院以可躺式沙發、床、投影幕布、功放音響系統及多種主題設計風格等,有著較高的舒適性。在隱私性上,更是給了消費者一個絕對的個人空間,因此頗受歡迎。
而能夠火爆全國,也在于點播影院有著較高的利潤。就目前來看,點播影院前期投入并不大,但利潤十分可觀。因為觀影體驗較好,收費較高——小房間收費很多也在兩小時百元以上,半年就有可能收回成本的利潤表現,也是推動私人影院快速普及的重要原因。
當然,點播影院也一度面臨身份不明的尷尬境遇,不僅擁有“影吧”“私人影院”“視聽館”等五花八門的稱謂,也缺乏明確的準入標準,有的通過各種掛靠,注冊為網咖、咖啡廳、酒店等進行跨界經營,有些更是直接把民房改裝成放映室,消防安全隱患嚴重。更有從業者透露,盜版在點播市場大量存在,甚至有人在網上買個幾百元的電視盒子就直接開業放映了,“里面都是盜版電影”。
“蛋糕”看起來很美,但隱憂也很明顯。
直至今年4月21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發布了《關于規范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經營管理工作的通知》。緊接著6月12日,廣電總局又發布《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提出了有關成立院線、明確版權、加強管理等具體規定。
《通知》的第一條就為點播影院與點播院線做出了定義,統一了此類經營業態的名稱,同時明確了片源的合法獲得渠道,“點播影院是指通過互聯網或者電影技術系統,以實時點播、輪播、下載播放等方式,向群體性觀眾提供營利性電影放映服務的固定場所。”
也就是說,包括現在部分影院中的“影吧”包廂,各種私人影院,電影會所、影K等在內,只要是以實時點播、輪播、下載播放等方式提供營利性電影放映服務的場所,今后都要遵照點播影院的相關管理辦法來運營。
此外,《通知》也明確了點播院線是“由一定數量點播影院構成的電影放映組織和管理機構”,可見其在形式上極大借鑒了現行院線與商業影院間片源供給、服務、管理的運作形式。這說明一方面國家對拓寬影片放映渠道,為影片增值持肯定態度,另一方面點播影院也可以與商業影院互相促進、互為補充、作為電影放映渠道的延伸,共同做熱電影市場。
這兩個政策的發布將使得點播影院進入規范發展的快車道,不少觀眾和電影從業者都驚呼“點播影院的時代要來了!”
點播影院“點”出糾紛
作為新生且高速發展的新生事物,私人影院也不免會遭到“陣痛”。除了有消防隱患之外,盜版影視資源泛濫是私人影院最讓人詬病的地方。為了能夠招攬消費者,很多私人影院都以能點播最新影視資源為宣傳賣點,由此讓其成為盜版影視泛濫的滋生地。
上個月,因認為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暴風新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私影科技有限公司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通過其共同經營的BFC超感影音體驗中心局域網絡向公眾提供《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微微一笑很傾城》《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3部電影的播放服務,涉嫌侵犯了愛奇藝對涉案影視作品的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愛奇藝將三被告分別訴至法院,索賠90萬元。該案一審判決三被告需賠償愛奇藝52萬余元。目前,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提出上訴。據悉,這是北京首例涉及點播影院侵犯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
點播影院的興起反應了消費市場的細化,主要針對的是高端消費人群,經營者抓住這個契機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務,這種差異化的經營理念帶來了經營模式的創新。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對于點播影院而言,個性化的服務雖然很重要,但是內容才是根本,必須重視內容版權來源是否合法。無論是允許消費者自行攜帶片源,還是點播影院提供影片,所播放影視作品都必須得到權利人授權。
而這也在《通知》第七條中明確提及,“點播影院應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選用符合《點播影院暫行技術規范》的點播影院計費系統和放映系統設備,規范經營并確保放映質量。”可以看出,點播影院要遵從一定的技術規范、保證一定的放映質量,如在影片版權保護上采用類似商業影院密鑰授權、播放時全鏈路信號加密、防盜版水印技術,使用統一收費結算系統,放映設備也需符合標準等,這些都應該是《點播影院暫行技術規范》中的應有之意。總之,就是要讓點播影院為觀眾提供版權清晰、可監控、體驗好的放映服務。
根據政策的要求,私人影院需要獲得相應的《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以及消防安全證,還要申請《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與此同時,點播影院監管歸屬完全確定,未來監管力度將大大提升。諸多點播影院放映海外未經國內審查影片或地下電影將面臨懲處。內容作為點播影院的經營核心項目,在規范出臺后,將是點播影院和點播院線迫切需要解決問題中的重中之重。
點播影院這樣才能火!
而對中國電影市場來說,傳統發行模式之下,大量電影面臨著發行渠道之爭,“排片定生死”雖顯夸張,但一部電影的命運,的確被傳統院線的排片和發行窗口期所鉗制。
電影行業正在尋找新的內容承載渠道,點播影院則有可能成為“電影后發行時代”的重要一環:未能在院線獲得突出票房的電影,有可以在點播影院延長內容回報周期,從而延伸出新的價值鏈,激發電影市場的潛能。
而主管部門規范點播影院市場的決心也可見一斑。現今,洗牌已經開始,接下來,大批運營能力低下、盜版泛濫、商業模式不成熟的點播影院將面臨淘汰。那么,要如何做好這門生意呢?
優選地段
在觀影人群對院線還未養成品牌忠誠度時,點播影院與傳統影院一樣,地段與選址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好的地段代表了充裕的人流量,充裕的人流量能保證影院的上座率。在地段的選擇上除了常規的購物中心以外,點播影院由于其面積小,易復制、門檻低的特點還可選擇在人口密集的小區與住宅樓群。其中購物中心切入的是大眾娛樂的消費場景,小區及其樓宇切入的更多是觀影以及社交的需求。
找準定位
點播影院目前有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其一是深扎一、二線城市,以高客單價的輕奢定位切入市場;另一種路徑是切入三、四線城市,以平價策略切入大眾消費市場。
雖然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消費能力與需求更多樣化,現階段也是最好切入的市場,但租金成本高昂,競爭也更加激烈。中國未來票房的主要增長動力依然來源于三、四線城市。點播影院以及點播院線的經營者需結合團隊自身基因出發,選擇最初的登陸市場,但無論如何,三、四線城市將會是未來兵家必爭之地。
此外,一些走在前列的點播影院正朝著消費升級的目標,向“智能化觀影”和“綜合娛樂體”等方向前進,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娛樂消費場景想象空間。
行業洗牌之后,會出現一批資金強大、證照版權完善、管理流程規范、消費場景升級的點播影院品牌嗎?我們可以期待一個“點播院線中的萬達”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