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橫行會給音響行業帶來怎樣的隱患
更新時間:2017-1-20 8:43:40 編輯:安諾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導讀] 轉眼間,2016年已成為過往,然而經濟下行的壓力卻并未畫上句號,作為專業音響市場下游的經銷商壓力巨大。有些音響企業穩健發展,但更多的企業陷入停滯不前,甚至倒閉關門或跑路的境地。面對外部大環境的不景氣,音響行業依然要面對假貨、竄貨屢禁不止的內部毒瘤,這個問題在線上電商平臺尤為嚴重,大量未經授權的非法經營者在各類電商平臺進行低價竄貨銷售,甚至出售假貨。
轉眼間,2016年已成為過往,然而經濟下行的壓力卻并未畫上句號,作為專業音響市場下游的經銷商壓力巨大。有些音響企業穩健發展,但更多的企業陷入停滯不前,甚至倒閉關門或跑路的境地。面對外部大環境的不景氣,音響行業依然要面對假貨、竄貨屢禁不止的內部毒瘤,這個問題在線上電商平臺尤為嚴重,大量未經授權的非法經營者在各類電商平臺進行低價竄貨銷售,甚至出售假貨。對中國線下數以萬計的實體經銷商形成毀滅性打擊,最終令消費者和工廠受到傷害。
假冒偽劣品的危害并不是一夜之間就發生的,而是在長期有破壞性、隱性的逐步擴張,從而給整個行業市場埋下巨大的隱患,假貨破壞行業市場分為四步:第一步,假貨高仿大量快速銷售,破壞品牌和知識產權收益,顧客邊際效用極速遞減,購買欲望下降;第二,惡意價格競爭,廠家無利潤低利潤銷售,自身無法積累資本成長,產品競爭力極速下降而破產;第三,破壞分配結構,資本傾銷行為,能夠將大多數貨幣流向中心,民間貨幣流通大量減少,形成實體店倒閉潮,民間購買力下降,只有靠吃皇糧的影響較小。第四,國內民營企業產品競爭力集體下降后,電商平臺大量銷售國外產品,國內民企雪上加霜,失業率極速上升,社會穩定堪憂。
要知道在網絡時代,打假比以往難度更大,因為隨著電商和物流的發達,商品交易量動輒以千萬、以億為單位。并且造假活動都在線下進行,只是銷售在線上。也就是說,借助大數據發現制假并不難,發現制假并銷售后及時打掉造假者,或者打掉一批造假者也不難,難的是如何防止造假活動此起彼伏,卷土重來。
不言而喻,打擊假冒偽劣需要精準,目標也要正確,否則,只會是本末倒置,前功盡棄。打擊制假售假需協同配合,多管齊下:一方面,假冒偽劣、侵權盜版泛濫的源頭在線下,因此,既要做好線上打假,又要進行線下互動,尤其是要查處假冒偽劣產生的源頭,只有這樣,“天下無假”的理想化目標才能實現;另一方面,專業打假與行政打假要有序銜接。電商平臺有技術,但沒有執法權,而行政機構有執法權,卻未必有技術手段。實現兩者的結合,建立相應的銜接機制,或者以服務外包的方式,實現資源的共享與互用,應是網絡時代打假的必然選擇。只有線上線下結合,政商配合,打假聯盟類的民間組織越來越多,打假力量也才會越來越強大。面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泛濫,作為消費者也是受害者之一的我們應當全力支持品牌企業和經銷商對假貨竄貨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在市場終端保護消費者權益,對利用電商平臺進行制假售假以及竄貨的不法網店,進行曝光、協助消費者報警及保留司法訴訟的權力,并加強宣傳,提醒廣大消費者,謹防假貨竄貨網店,讓假貨竄貨無處藏身,維護行業公平正義。
文章來源:音響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