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揚聲器箱又被稱作為“背后敞開型音箱”。它的歷史悠久,可以說是現(xiàn)代各式音箱的鼻祖,收音機從誕生開始幾乎是用的全是這一類音箱。
當我們不給低音揚聲器安裝“障板”,處于自由輻射狀的揚聲器,它所發(fā)出的較低頻段的聲音在振膜兩面的空氣壓縮和稀疏過程中互相抵消,因此沒有聲音輻射,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聲音短路”。
避免聲短路的最簡單方法,是把揚聲器裝在障板上,障板的形狀可以是各種各樣,障板越大,低音就越豐富。
若是我們手頭有一個“無限大障板”,那么就可以獲得沒有聲短路現(xiàn)象的理想的低頻輻射。
但是實際使用中我們只能得到“有限尺寸的障板”,不過這不要緊,只要尺寸足夠大,大于我們所關心的頻率的半個波長,就可以認為它是無限大的。
如果我們采用的障板是圓形的,并且揚聲器安裝在障板的中央,則在某一個頻率開始,它以下的頻率就會產生聲音短路現(xiàn)象,這個頻率就稱為截止頻率。
開口揚聲器箱被廣泛地應用于收音機、收錄機、電視機中,這種揚聲器箱是由張反相后彎著而形成了小障板和聲音管道組合。它和平面障板的原理一樣,從揚聲器前后發(fā)出的聲波是反相位的,后面的聲波可以輻射到前面而不產生抵消。
由于存在截止頻率,所以為了重放低音就需要很大的音箱。
與平面障板不同的是,由于做成箱子形狀,并且有了一定深度,可能會出現(xiàn)音箱之中個個面反射造成的簡正振動方式,會形成一系列的峰和谷。
所以箱體的尺寸、形狀以及揚聲器的安裝位置都必須仔細地加以考慮,以免簡正振動被激發(fā),特別是要避免簡正振動的“兼并”,那樣會形成很嚴重的聲染色。具體的辦法是,箱體的尺寸比例,應當以彼此間不能成整數(shù)倍為原則,此外揚聲器的中心應當偏離前板的中心。
設計中為了避免箱內產生駐波而引起共振,應當盡量不要使箱板互相平行,而且在箱內還要貼上吸音材料。
在現(xiàn)代音箱設計中,甚至一些國際名牌產品中我們仍可以常常看見開口揚聲器箱的蹤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