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近幾年HiFi市場的火熱出乎很多業界人士的意料之外,比如前幾天上海音響展我們在采訪HiFi圈內的朋友時就提到過,曾經以為2015年將是便攜HiFi播放器的寒冬,卻沒想到在這一年便攜HiFi播放器來了個集體大爆發。其實不止是便攜HiFi播放器,其他類型的HiFi產品制造商似乎也都過得不錯,尤其是國產HiFi產品,逛過音響展就會發現國產的牌子越來越多。
山寨與胡吹 國產HiFi DIY產品的亂象
有了自己的品牌能參展的這些廠商是眾多國產廠商里已經走過DIY階段的代表,在這個層面之下,還有更多的作坊式的DIY人士或團隊活躍在HiFi圈,有的是純愛好者,自己搗鼓,也沒別的什么想法;有的則是積累了一些經驗之后試著謀求變現,基于這個目的,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實現途徑,有的愿意踏踏實實沉下來認真做產品,有的則更愿意走山寨和低層次開發的捷徑,而HiFi DIY圈里的亂象正是出自后者。
為什么說是亂象?稍微關注HiFi產品的人應該都或多或少接觸過搞DIY的那些人,即使沒親眼見過,大概也在淘寶上見識過一些自詡是玩DIY的人或廠商。他們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極盡夸張之能事,秒天秒地秒宇宙,把自己的產品說得天花亂墜,宣傳方面用力甚猛,并且有不少是直接走山寨大品牌的路線,對此一點也不避諱。很多初燒的人往往會被這樣的宣傳所打動,在發燒的道路上走了彎路。
HiFi DIY真的不好嗎?
HiFi DIY真的不好嗎?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很多偉大的HiFi品牌都是從自娛自樂的小作坊做起,繼而發展壯大的。所以你不能說HiFi DIY不好,沒有DIY就不可能有創新,也不可能有孕育新品牌的希望。而國內的HiFi DIY之所以受到好評不多,差就差在創新力上。
復刻魯迪耳放
有DIY就必然會有模仿,這可以說是所有品牌的必由之路。模仿其實沒什么,但只模仿而不創新,這就大有問題了。我們在很多HiFi論壇里都能看到那些DIYER宣稱完美復刻某些原版耳放的帖子,淘寶上也有一大堆類似的產品,我本人也見過一些所謂的完美復刻版機器。說實話,單從外表和做工,你確實很難分辨它與原版有什么不同,像有的復刻歌德耳放、魯迪耳放、湖人耳放,從外觀看與原版無異,甚至商標和LOGO都直接做上去。這些產品的價格通常很低,不到原版的三分之一。
復刻湖人耳放看到這樣的產品,我并沒有感到任何欣喜之處,只是覺得非常悲哀。你會覺得中國人如此聰明,做任何東西可以完全不輸任何大牌,但為什么要把聰明才智用到這些雞鳴狗盜的伎倆上?這樣的聰明充其量只能是小聰明,也就是圈圈初燒者的錢,除了利益,我看不到他對HiFi有什么發自內心的熱愛。再嚴肅一點說,這樣赤裸裸的山寨盜版別人的產品難道就沒有一點版權意識嗎?
胡吹亂夸的風氣流毒甚遠
前面提到絕大多數的國內HiFi DIY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胡吹亂夸,之所以敢這么做,其核心就是抓住人性中貪便宜的弱點。那些山寨產品就不用說了,宣傳伎倆自然是讓你覺得花原裝產品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錢就能享受到從內到外和原版一樣的產品;而那些非山寨的DIY產品則重點強調在堆料上,用了什么牛X的芯片、什么高端電容、什么頂級晶振、什么發燒線材等等,給消費者營造出一種用料不惜血本的假象,同時也使消費者相信好的元器件一定能產生好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