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波
中波的傳播主要受電離層的影響,夜間收到的中波電臺會比白天多。這是由于電離層導電性能在白天和夜間的不同變化引起的。白天,由于陽光照射,電離層密度增大,導電性能增強,對電波的吸收也大,中波很大一部分被吸收,傳播得不遠;夜間時,大氣不受太陽照射,電離層導電性能大大減弱,中波就可以通過天波途徑,傳送到很遠的地方。因此收聽中波電臺最好選擇在夜間。
二、短波
中波廣播從電臺的發射天線到收音機的接收,其距離一般在直徑幾百公里以內,而且中波波長比較長,不容易受到建筑物等障礙的影響。而短波發射臺到接收機的距離往往數千公里,甚至上萬公里,電臺的發射天線也存在一定的方向和仰角,它在傳播過程中,容易受到大氣層及阻擋物的影響。
短波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天波。短波信號由天線發出后,經電離層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電離層,可以反射多次,因而傳播距離很遠(幾百至上萬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礙物阻擋。而地球上空的電離層就像一面變化多端的鏡子,它對短波的反射能力,它存在的高度隨時在變化,因此短波廣播變得不可靠。在天波傳播過程中,路徑衰耗、時間延遲、大氣噪聲、多徑效應、電離層衰落等因素,都會造成信號的弱化和畸變,影響短波通信的效果。
雖然如此,電離層還是有一些變化可以歸納出規則來的,因為電離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它具能較強的能量,穿透大氣層能夠使某些氣體分子發生電離,它的能量使得氣體分子中的電荷游離子缺失了電子而帶有正電荷的電子的剩余部分則成為游離的正離子,被電離了的氣體層就是電離層。這樣才能實現了洲際服務,在諸多因素的驅使下,電離層還會受到下面因素的影響:
1. 太陽活動的強弱:即所謂的大約每11年一個周期的變化。
2. 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即一年四季的變化。
3. 太陽能量在傳達到地球時所經過的大氣層厚度:即一天當中從早晨到黃昏到夜晚的變化。電離層受到影響后,短波接收也就不正常了,隨著晝夜與季節的變化,使得短波接收經常出現類似海浪般忽大忽小的聲音,這是收聽短波的普遍現象,盡管如今電子線路利用了自動增益(AGC)來消除這種現象,但也不能完全消除。在最重情況下,聲音仍會忽大忽小。
另外,居住的地方如果是鋼筋結構的大樓或周圍有高層建筑時,廣播信號被屏蔽掉一部分,室內的訊號會比室外微弱很多,因此最理想的收聽短波方式是:在室外以收音機的拉桿天線收聽;在室內時,或者在靠近窗口的地方使用收音機、或者使用室外天線來改善接收效果。
三、調頻
功率強大的VHF電視廣播和BB機發射臺的電波,會干擾到調頻接收,另外,頻率相鄰、發射功率強大的幾個調頻電臺也會互相干擾。因此,接收到強烈干擾信號時,應縮短拉桿天線,改變天線方向,變換收聽位置,盡量減輕干擾程度。
另外,電視機、日光燈、可控硅調光臺燈、計算機、汽車發動機、電動馬達等電器設備以及其他任何信號發射臺也會對收音機的信號接收產生一定的干擾,使用收音機時,與上述設備保持一定的距離。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外接天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