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14 年發(fā)布以來,亞馬遜家庭智能音箱 Echo 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亞馬遜近日曬出了圣誕節(jié)假期的“戰(zhàn)果”,Amazon Echo 系列設備(包括 Echo Dot、Echo Tap, Fire TV Stick, Fire Tablet 和 Amazon Echo)的銷量是 2015 年圣誕假期的 9 倍,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銷量。
此前,在亞馬遜 Echo 發(fā)布兩周年的回顧上,2015 年,Amazon Echo 一舉占據(jù)整個音箱市場銷量的 25%,比 2014 年增加了 1200%。
據(jù)研究機構 CIRP 的統(tǒng)計,截至 2016 年 4 月,Amazon Echo 的銷量已經突破 300 萬臺。同時,第三方開發(fā)者為 Echo 內置的語音助手 Alexa 開發(fā)的技能已經從最初的十幾個增加到數(shù)千種。
智能音箱 Echo 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亞馬遜的核心產品。
亞馬遜 Echo 慢慢地成為了不少家庭的“重要成員”,但同時,它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隱私安全。
據(jù)外媒報道,亞馬遜 Echo 近期卷入了一起謀殺案,作為“在場證人”,警方希望亞馬遜能提供 Echo 的語音數(shù)據(jù)協(xié)助調查,但盡管警方出示了搜查證,亞馬遜堅持拒絕了這個要求。
Echo 在使用時,用戶能通過說出喚醒詞“Alexa”來啟動設備,此后 Echo 會對用戶的語音進行抓取并將內容上傳云端。如果在錄音,Echo 會亮起藍燈提醒用戶,用戶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對儲存在云端的音頻信息做刪除還是保存處理。
美國阿肯色州警方認為 Echo 一直在犯罪現(xiàn)場,或能“聽到”嫌疑犯的對話,而這些信息對破解謀殺案可能是關鍵的指控證據(jù)。
不過亞馬遜拒絕向警方上繳 Echo 服務器上的數(shù)據(jù)信息,只將嫌犯的賬號信息和購買記錄交給了警方。
亞馬遜發(fā)言人表示,除非收到當局的合法要求,否則他們是不會將用戶信息上繳給任何人的。
Echo 遇上的麻煩與蘋果相似。此前蘋果堅持拒絕 FBI 要對一名兇手使用的 iPhone 進行解鎖的要求。蘋果認為用戶隱私不可侵。
而同時,亞馬遜 Echo 此類智能設備儲存的個人隱私信息,真的能作為證據(jù)嗎?嫌犯代理律師 Weber 則否定了這種做法,認為智能設備記錄的內容可靠性不足。
雖然亞馬遜表示 Echo 只會在喚醒情況下工作,但 Echo 沒有被喚醒時,是否會記錄用戶的語音信息,也只有亞馬遜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