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頒布了一道法令,哦不,懿旨:“著即自丙午科(就是1906年)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亦即停止”。
這道懿旨結束了中國長達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古代文人士子心之所向的social ladder轟然倒塌,江南貢院也因此結束了它原本的歷史使命。
這座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的建筑群曾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科舉考場,在明清鼎盛時期,它可同時容納20644名考生參加考試。
江南貢院為中國歷史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如著名畫家唐伯虎、寫了《儒林外史》的吳敬梓、寫了《西游記》的吳承恩,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及近代著名實業家張謇、歷史爭議人物李鴻章,均由此脫穎而出,考出人生巔峰。
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始于童試,終于殿試。童試考過俗稱秀才,秀才又稱為生員。尚未取得生員資格的知識分子,不論年齡大小,都稱為童生。童生要想取得秀才的資格,必須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 過了這三關,你才是秀才。 當然,考取了秀才之后, 你可以選擇就考到這里結束,也可以選擇繼續闖關。(不過,就算闖關失敗,你也仍然還是秀才)
鄉試是秀才們繼續闖關路上需要闖過的第一關,類似于省統考。別以為這第一關好過,這一關是這樣的: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清代的鄉試,按慣例都是農歷秋八月舉行,所以鄉試也稱作“秋闈”)。考試期間,考試和食宿都在一個面積約1.5㎡的號舍里進行,考三場,連考9天7夜,考生須自備門簾防雨,自備干糧充饑。
每間號舍高六尺,深四尺,寬三尺,內有上、下兩層木板。
(3尺等于一米,也就是整個舍號高2米,長1.3米,寬1米...)
下面是透視圖:
食宿作文都要在這鴿籠里進行,加上南京悶熱異常的秋老虎,經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導致意外死亡,還有的則是被藏在號舍屋檐等處的毒蛇咬死...
真是“三場辛苦磨成鬼,兩字功名誤煞人”章中如的詩句形象地道出了考生的辛酸,不僅要考文采,簡直是在考體能。
第一關鄉試闖過了即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著名的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便在他年僅二十九歲時就在江南貢院考中了南京鄉試的第一名,他春風得意,自刻了“南京解元”等印章,以示才華。
舉人的“錄取率”大概只有2%-4%左右,因此很多人不中,但是仕途的這條康莊大道太過誘人,“屢試屢不中,屢不中屢試”的重度考試愛好者大有人在,著名的范進就是一例~
鄉試這關闖過的舉人,才可以到京城參加由禮部主持的全國性考試,即會試,又稱“禮闈”“春闈”。(舉人參加會試,政府要給路費,還要備好驛馬一匹,沿途用黃布旗書“禮部會試”四字以為標志)
會試過了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新貢士在磨勘、復試合格后,就取得了參加殿試的資格。
殿試是最高級別的科舉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又稱“廷試”。考試方式是皇帝提問,考生回答,內容主要是策問。
皇帝及大臣根據考生的表現,會劃分檔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賜“進士及第”的稱號,分別就是大家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所以, 如果你想要成為進士,你的漫長的考試之路是這樣的: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這是非常非常非常一帆風順的時候,很多人是:童試童試童試童試童試鄉試,或者童試童試鄉試鄉試鄉試鄉試鄉試鄉試...(也是莫名的心酸啊...)
從最初一級的童試到最高一級的殿試,整個過程實在是難以想象的辛酸歷程。“十年寒窗無人曉,一朝成名天下知”...
1904年7月4日,中國舉行了歷史上最后一次殿試,慈禧太后像開玩笑一樣欽點了最后一個狀元(劉春霖), 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頒布了那道懿旨,從此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宣告結束。
隨著科舉制度的終結,江南貢院作為“第一考場”的歷史使命或已結束,然而現在它正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發光發熱。
由江南貢院改擴建而成的中國科舉博物館,2014年8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開放的部分場館包括博物館地下一層,地面上明遠樓、至公堂、號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閣等。
整個博物館東至平江府路、南至貢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總占地面積約6.63公頃。
作為中國唯一一個以中國科舉考試制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中國科舉博物館是研究明清貢院建制沿革和科舉實物資料的重要場所,中外游客可以著古裝,入號舍,答考題,親身感受古人科考之路的艱辛與喜悅。
而且,近日科舉博物館正式引進聚音寶,繼續用現代科技的方式講述這個對世界人才管理制度都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科舉制度。
聚音寶獨有的“定向聲音解決方案”幫助科舉博物館,給參觀者一一定向解說這條數不清的中國讀書人窮其一生的科舉之路:號舍,魁星堂,明遠樓,刻滿經史子集文字的石墻...透過現代科技漫步徜徉在傳統文化間。
聚音寶是國內首款獨立自主研發的超指向型音箱,與普通音箱360°傳音不同的是,聚音寶發出的聲音是定向傳播出去的,實現了讓聲音像手電筒的直射光一樣定向傳播。
聚音寶的”定向聲音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博物館科技館規劃館,LED互動傳媒,智能交通,商超商超等多個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