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第五(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滬隆重舉行,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理事長朱新村,上海文廣局科技處處長王學勇,協會副理事長周春志、熊英,協會演出場館設備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趙同華,協會副秘書長黃增光,協會演出場館設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柳得安出席了成立大會;上海地區演藝界的劇院團、設計院、院校的專家學者,生產企業、工程商的領導以及相關機構代表百余位嘉賓也共同見證了專業委員會的誕生。
大會會場
頒發聘書
大會由黃增光主持。首先,由趙同華宣讀《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第五(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成立的決定》、由周春志宣讀《關于聘請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第五(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成員的決定》。隨后,分別為專業委員會專家、顧問,以及舞臺機械專業組、專業燈光組、專業音響組、視頻多媒體專業組、舞臺美術專業組、劇場建設與工藝組的專業委員頒發聘書。
趙同華宣讀《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第五(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成立的決定》
周春志宣讀《關于聘請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第五(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成員的決定》
朱新村、王學勇為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柳得安、專業委員會主任鄭善民及副主任等7位專家頒發聘書
熊英、柳得安為顧問金長烈等5位專家頒發聘書
周春志、趙同華為各專業組委員頒發聘書
致辭祝賀
在致辭環節,首先由周春志代表協會第五(上海)分會講話,他表示,成立專業委員會是為適應協會以科技服務為重點轉型升級的需要,推動中國演藝設備行業技術發展,進一步提升第五(上海)分會創新發展的能力,充分發揮上海演藝設備行業專家隊伍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會員單位的作用。最后他強調,相信通過協會第五(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必將把上海演藝行業科技服務工作推向新的更高水平,中國演藝設備行業發展前景將更加寬闊,中國文化產業必將豪邁地走向世界。
鄭善民代表全體專家委員發言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第五(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鄭善民代表全體專家委員發言,他表示,專家委員會的成立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標志著上海演藝行業向更高的層面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為進一步貫徹好十三五規劃綱要,適應、把握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將上海建設成為科創服務中心,發揮好上海專家優勢,堅持求實、創新、發展、共享原則;為推動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在演藝行業的新發展,推動演藝設備行業創新發展,在為行業服務中,發揮專業職能,全面提升做好服務工作,嚴格遵守專家委員會的規范和章程,以行業的規范約束自己,嚴于律己,堅持公平、公正,以三為服務為宗旨,為政府出謀劃策,為企業做好咨詢服務,為迎接第十二屆國家藝術節在上海的舉行做好應有的工作。
上海舞臺美術學會會長韓生致辭表示祝賀
上海舞臺美術學會會長韓生致辭表示祝賀,并強調,隨著行業發展和科技進步,演藝行業從邊緣學科到包容的大學科,成為朝陽產業,并且已經不再是微觀領域,而是生態系統,形成創意策劃、藝術創作、設計制作、技術支持、裝備制造等各個環節巨大的產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協會和學會需要繼續開展合作,形成互補結構,相互支撐,促進繁榮發展。
柳得安致辭
柳得安在致辭首先祝賀協會第五(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成立,并談到多年從業的體會。他首先表示,希望能更多地發掘、推薦本行業的專家,特別是年青的專家,還要推薦與我們行業有關的外行業專家。實際上演藝設備行業外這樣的專家還有很多,吸引這樣的專家到我們行業內來,對我們行業的發展大有好處。今天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成立,上海分會為行業、為上海做了一件好事,一件有意義的事。他還談到,從2004年協會成立專業委員會開始一直參與專業委員會工作,作為一個老委員談談四點體會,其一,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是一個難得的、很好的平臺,因為其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技術和藝術相融合,今天專業委員會成員中就有這兩方面專家,充分借助這一平臺,加強各專業的交流,為行業多作貢獻,同時也是提高自身水平的機會;其二,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近年來藝術與技術發展很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不被淘汰,學習包括縱向學習與橫向學習兩個方面,縱向學習是指自己本專業的學習,橫向學習是指跨專業的學習。現在是一個跨界的時代,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十分重要。我希望我們專業委員會的委員們能在專業上永葆青春,做名符其實的專家,而不希望是華而不實的社會活動家。即使要成為社會活動家,我希望首先是行業的專家,其次才是社會活動家;其三,要提高理論修養,善于總結自己的工作,撰寫論文和著作,要敢于和善于在行業內發聲,要去爭取自己在專業領域內的話語權,上海專家有不少是實干家,卻缺少總結和提高到理論層面的工作,很少發表文章和有展現自己的機會,使自己的影響力受到制約,這對自身和行業的發展都不利,現在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借助協會專業委員會的平臺和協會的《演藝科技》雜志,努力展現自己;其四,要有奉獻精神,參加專業委員會的工作基本上應該算是參加公益事業,與你在外搞演出、搞工程在經濟上完全不能相比,通過參加專業委員會的工作,可以提高了自己的專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社會影響力,提升了在行業中的地位。這就是所得,如能這樣考慮,一切就能釋然。最后,他祝上海分會演出場館設備專業委員會蒸蒸日上、前程似錦。
何首鋒到會表示祝賀
廣東演藝設備行業商會常務副會長何首鋒也到會表示祝賀,并表示演藝行業在專家的支持下,很多企業不斷進步,制造水平已到國際水平,希望委員會給企業多提意見和建議。
王學勇在致辭
王學勇在致辭中介紹了上海的文化產業的相關政策,并表示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與融合時代,運用科技手段使技術與藝術融合,提升了技術水平和應用水平,在此過程中,演藝設備行業應以習總書記融合發展的要求為使命,將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在一起,為更多優秀作品的粉墨登場,為豐富演藝市場做出貢獻。她特別強調,當前,上海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這項關系全局的工作中,必須運用科技的手段,把“創新”的文化融入城市方方面面。只有這樣,上海才能充滿活力?萍纪苿游幕陌l展,文化助力科創的建設。 她希望,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上海)分會專家委員會利用文化科技融合企業等社會力量的資源優勢,就舞臺技術等共性技術進行平臺化建設。協助政府在行業研究、公共服務、項目推廣等方面為文化科技融合企業和項目提供服務。
朱新村在大會上發言
朱新村在最后的發言中,用三個關鍵詞對專業委員會的成立進行了概括,首先是“祝賀”。專業委員會在文化大發展時期應運而生,是分會發展的需要,專業委員會具有老中青結合、產學研結合、中央與區域結合的特點;第二個關鍵詞是“感謝”。將文化大國發展打造為文化強國,技術和人才是核心,需要依靠專家做強,上海市文化強市,專家隊伍強大,為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的技術優勢起到了積極作用,感謝第五(上海)分會及全國各地區組對協會工作的支持;第三個關鍵詞是“期待”。他介紹了協會的技術工作,協會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擴大開放,加強技術評獎力度,提升資質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和檢測工作,期待大家共同努力,以技術為抓手,根據產業政策調整工作;期待第五(上海)分會抓住十二藝術節良好機遇,積極作為,打通全產業鏈,為文化產業由大到強做出新貢獻! 大會在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會歌聲中圓滿落幕。
高唱會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