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汪峰老師和耳機聯(lián)系起來,是在當年他參加的某檔節(jié)目中:節(jié)目組扛著攝像機進了汪老師的工作室,鏡頭掃過,在忘記是音箱還是調(diào)音臺但總之看起來很貴很貴的一臺設備上,赫然擺放的是一只紅黑配色的BeatsTour一代,對,就是那個被噴爛了的魔聲面條…
再次看到汪峰老師的名字和耳機聯(lián)系在一起,就是去年fiil品牌面世的時候了,有了第一面的印象和圈內(nèi)各種玩票的先例在,如果你是我,恐怕也會第一時間腦海閃過三個字——不靠譜,對吧?
但是,就這只FIILDivaPro來看,這譜還真靠上了,沒跑調(diào)沒破音的靠上了
鑒于會看到這篇測評的讀者可能HiFi發(fā)燒友居多一些,先一句話總結(jié)下FIILDivaPro的聲音水平好了:插上線,他是一個很老實的、傳統(tǒng)八百元級別素質(zhì)的、流行雜食耐聽向HiFi頭戴,拔掉線之后,它是一個聲音素質(zhì)下降很不明顯,但是卻可以在“HiFi頭戴”前加上“無線”“降噪”“智能”三大頭銜的頭戴式耳機。
這篇測評,也就從“HiFi”、“無線”、“降噪”、“智能”這四個關(guān)鍵詞說起
一,HiFi篇
Diva和DivaPro在有線模式下的聲音并無區(qū)別,兩者的售價分別是999和1499,之前破了耳機界天荒的15000000眾籌時的眾籌價是799和1299,正好,我給Diva的聲音評價,正好也就是799到999之間,就是說去掉降噪去掉智能去掉汪峰的名頭以及DivaPro自帶的4個G內(nèi)存和DAC芯片,這些統(tǒng)統(tǒng)從這只耳機上拆掉,只剩下外殼單元和線,這只耳機的聲音,值800到1000。
在這個前提下,我來詳細說說DivaPro的聲音
雖然fiil和Beats一樣走的是潮流路線,但是在聲音取向上卻和Beats大相徑庭,是很正統(tǒng)的人聲流行調(diào)音,人聲厚度很好,又很圓潤柔和,不虛,也沒有某個頻段突然地拔起,非常成熟的調(diào)音,華語流行,尤其是男聲的演繹很不錯;低頻量感適中,并不大,但是有不錯的中低頻烘托感,配合上略偏慢的回彈,營造了一個很能烘托氣氛又不過分搶戲的流行風格低頻,高頻亮度有,但是向上的延伸明顯略有些壓暗,保證通透度的同時又很大程度上兼顧了耐聽,比較符合整體聲音取向,但是喜歡小編制及樂器solo的玩家可能會覺得有些偏暗了。
從上面的三頻風格介紹應該能看出,DivaPro是一個調(diào)音方向非常明確的指向流行的東西,但是比較出乎意料的是,在用DivaPro分別聽了一些樂器后發(fā)現(xiàn),雖然整體速度略偏慢有點懶洋洋的,不太能讓古典和金屬什么的很得勁,但樂器本身的聲音倒是意外的中正,沒有什么奇怪的扭曲和染色,對于這個價位的頭戴,尤其是定位潮流的頭戴來說,極為難得,汪峰在DivaPro的外包裝印下了“大眾音樂人的起點”這樣一句話,而實際試聽的表現(xiàn)來看,無論是聲音取向還是性價比,DivaPro都是當?shù)闷疬@句話的
說完優(yōu)點,還要說說問題,雖然汪峰老師本身是玩搖滾的,但是自己這作品卻沒怎么偏向金屬和搖滾,主要問題是低頻速度偏慢,對于需要速度快線條感強的音樂類型表現(xiàn)的并不好,另外,由于低頻量感只是適中,古典的氣勢并不算很強,總體來說,由于調(diào)音還算比較中正,各類型音樂都不會難聽或者扭曲,但是適宜風格就是非常明確地流行
二,無線篇
Diva和DivaPro在無線模式下都可以用藍牙與前端連接,區(qū)別在于DivaPro自帶4G的儲存空間以及獨立的解碼放大線路,說人話?就是這東西自己也是個播放器。
這是我的移動硬盤和筆電第一次給一只耳機傳歌…
這種被稱為本地模式的播放模式在聲音其實方面沒太多好說的,內(nèi)置的解碼和放大電路肯定和HiFi播放器有明顯的差距,能聽,不難聽,還支持包括WAV、FLAC、MP3在內(nèi)的主流有損無損格式,這就不錯了,而且從實際使用的這些天來說,這個本地模式反而比有線和藍牙用的更多,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隨時隨地拿起來就會自動打開降噪給你隔出一片自己的小天地里面有張學友在唱歌郭德綱在說相聲放下之后就安安靜靜的自己斷了電呆在一邊的小器件,很實用也很順手。
藍牙這塊呢,其實對于傳統(tǒng)HiFi發(fā)燒友來說,很多人都有一個比較根深蒂固的觀念:“藍牙無音質(zhì)”。這一觀念主要是受到藍牙3.0之前,傳輸速率受到極大限制的藍牙產(chǎn)品的影響,藍牙3.0之后,由于傳輸速率有了較大的飛躍,藍牙耳機的音質(zhì)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而藍牙4.0時代則大幅提升了藍牙耳機的續(xù)航和連接距離(100m)而最近一項大幅提升藍牙產(chǎn)品音質(zhì)的技術(shù),是Apt-X編解碼系統(tǒng),這套算法我之前接觸不多,據(jù)fiil官方宣傳是可以達到CD級別的音質(zhì),也見過有宣傳說這套算法的音質(zhì)損失是在人耳可感知范圍之外的,但是根據(jù)之前看過的一些資料,Apt-X的碼率用該是比320k高,但高的有限,也就是說音質(zhì)上有提升,但并不會完全達到真正的無損,這項技術(shù)更多的是大幅提升了頻率響應范圍,低至20,高則由17k升到了22k,超出了一般認為的人耳20k的感知極限。另外,在功耗以及容錯率等方面,Apt-X也是有著很大進步的。
從實際的試聽感受來看,可以感覺到藍牙下的聲音信息量比有線模式略少,但是對于普通用戶來說,這一點差距基本可以忽略,能夠?qū)⑺{牙聲音素質(zhì)提升到“幾乎等同有線”的水平,DivaPro的采用的這套藍牙4.1+Apt-X搭配確實是非常強大的,也難怪包括英國和弦在內(nèi)的很多老牌HiFi音頻廠商都發(fā)布了自己的Apt-X音響產(chǎn)品
三,降噪篇
BeatsStudio兩代的降噪不知道有沒有好一點,但是一代的降噪完全是聾子家的紅參考和皇家西敏寺——擺設,DivaPro的降噪?yún)s是相當強大,對標的也不是Beats之流,而是降噪界的老大——Bose
目前主動降噪式耳機的工作原理,一般都是通過麥克風收集環(huán)境噪音,然后生成反向波形聲音來抵消環(huán)境噪聲,DivaPro的四顆高靈敏度麥克風和ams降噪芯片的降噪原理也是一樣。
在正常的降噪模式下(不正常的等下說),DivaPro對環(huán)境音的消除能力是非常讓人滿意的,非常適用于商務出行或長度旅行等不需要關(guān)注外界情況的場景下,戴上DivaPro完全是“天地都安靜”的感覺,不過建議在步行或者騎車等需要隨時注意外界情況的場景下不要使用這種降噪模式,環(huán)境音消得太厲害,可能會讓你聽不到汽車喇叭或者發(fā)動機的聲音,有危險,另外坐地鐵時的報站聲也很可能被消掉
除了正常的降噪功能外,DivaPro還有幾個比較非主流的所謂智能降噪模式,或者。。。其實應該叫升噪模式?
1.開放模式:可以把降噪麥克風捕捉的環(huán)境音加大音量之后在耳機里播放,也就是放大環(huán)境聲音,這個是可以用來。。。偷聽?
2.兼聽模式,可以將麥克風收集到的人聲的頻段放大,也就是一邊消環(huán)境音一邊放大人聲,方便交流,這個功能在一些比較吵的場景中可能會有用?有待嘗試。。。
3.風中模式,最后這個挺有意思,可以幫你把容易在騎車跑步飆敞篷車什么的時候被風聲蓋住的頻段加強回來,這些頻段,主要都是低頻了,所以在這個模式下,低頻量感會增加一些,低頻控們會喜歡這個,嘿嘿。。。
四,智能篇
只能這一塊只能簡略寫寫,功能很多,但是學習成本也挺高,折騰了好久也只能熟練掌握幾個簡單的功能
1,智能啟停
這個算是最簡單的了,在藍牙和本地模式下,取下耳機,音樂播放和降噪自動暫停,進入省電模式,再戴起又會恢復播放,對于藍牙電量總是心里沒底的同學們可以安心很多。
2,語音交互
就是有點類似Siri的一個功能,可以語音控制DivaPro播放你要的歌曲,這個功能我沒太多用,總覺得走在路上正聽著歌然后突然大喊聲“飛得更高”有點太冒傻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下
3,手勢控制
這個功能請配合Diva上的FIIL燈和藍牙/本地模式使用,在右側(cè)單元外殼上前后劃切換上下曲,上下劃調(diào)整音量,兼顧實用性和拿來給朋友顯擺的功能
五,總結(jié)
從Diva發(fā)布之后,就經(jīng)常有朋友問我這東西的聲音/降噪/藍牙/性價比等等等等到底怎么樣,今天算是比較全面的都介紹了一下,也是最近一段時間碼的比較長的一篇文了
總體來說,這只耳機的各項功能單獨拎出來都不能算是最好,很多功能也并非是首創(chuàng)和獨一份,但是,無論是降噪還是造型還是潮流屬性還是功能的豐富性上,它的同水平或接近水平的對比對象,價位都要明顯高出不少。而就產(chǎn)品本身來說,DivaPro有著不錯的人聲流行能力與整體柔和耐聽的調(diào)音,再加上設計出色的外觀,高水平的做工與手感,濃厚的潮流元素和降噪功能,使得DivaPro能夠廣泛適用于學生黨、上班族、商務出行,以及對音質(zhì)有一定要求的流行樂愛好者和HiFi發(fā)燒友。
有了這樣寬廣的適宜人群和非常突出的聲音及功能性價比,可以說,目前除了因為時間原因帶來的品牌認知度不夠高外,沒有什么阻擋DivaPro上頭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