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統籌。廣場舞活動是公共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舞工作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它牽涉到政府多個部門和社會各個層面。要做好廣場舞工作,引導廣場舞健康發展,就必須強化對廣場舞活動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通知》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積極推動將廣場舞工作納入當地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群眾體育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納入當地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公共文化服務協調機制的工作內容,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形成分工明確、統籌有力、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這為廣場舞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是突出治理。廣場舞活動的開展涉及場地、設施、內容的提供,涉及對廣場舞人員、隊伍、活動時間、活動場地的管理,涉及對開展廣場舞活動的群眾和其他居民權益的保障。為了解決其中存在的各種矛盾,減少因廣場舞活動而引起的沖突,就必須突出對廣場舞的治理,形成政府、社區、社會組織、群眾共治共管的格局。《通知》要求,牢固樹立現代治理理念,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與基層社會管理機制相結合,創新廣場舞活動的管理方式。將廣場舞活動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建立由政府牽頭、相關部門依法管理、場地管理單位配合、社區居委會和業主委員會以及相關社會組織等廣泛參與的廣場舞活動管理機制。積極引導和推動建立基層廣場舞協會等文化體育社團組織,充分發揮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作用,吸納廣場舞團隊負責人、文藝骨干、社會體育指導員、群眾代表參與廣場舞管理。創新管理,規范服務,多元共治,多元共管,整體提高對廣場舞活動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這必然會有效地促進廣場舞活動健康發展。
三是重在引導。廣場舞活動來自于人民群眾的創造。廣場舞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在于其能夠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提高公民身體素質和道德素質、促進基層社會和諧穩定。要進一步促進廣場舞活動健康、文明、有序開展,政府必須從進一步正面發揮廣場舞的功能入手,加以引導。《通知》明確要求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對廣場舞活動的引導。第一,從廣場舞的隊伍培育上加強引導,著力培育一批扎根基層、綜合素質較高、專兼職結合的廣場舞工作隊伍;第二,從廣場舞作品的創作上加強引導,努力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內涵、審美品位和健身功能,便于群眾接受的廣場舞作品;三是從廣場舞活動品牌的打造上加強引導,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導向性、示范性的廣場舞品牌活動。
在引導廣場舞健康發展方面,這些年,全國各地已經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江蘇省鎮江市將文化廣場建設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起草制定并公布了《文化廣場創建與評價》標準,建立了文化廣場創建與服務標準化體系,組織開展了文化廣場標準的宣傳和培訓工作,標準化組織實施文化廣場建設。全市共建成大、中、小型文化廣場570個,實現全市城鄉文化廣場全覆蓋,打造了8個廣場文化服務和活動示范品牌。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開展了廣場民族健身舞創作和推廣活動,共創作了30套廣場民族健身舞在全市推廣普及。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在2013年成立了群眾廣場舞協會,出臺了《溫江區廣場健身文明公約》,建立了廣場舞團隊管理檔案制、登記備案制、掛牌上崗制、星級評定制等管理體系,對廣場舞進行有效管理。這些實踐為《通知》精神的貫徹落實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注重頂層設計,鼓勵基層探索,將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良性互動,廣場舞活動一定能夠更加健康、文明、有序開展,在豐富城鄉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身體素質、提振人們的精神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