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芭蕾舞合作優勢互補
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會議以來,文化產業合作和“文化合作伙伴計劃”成為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新舉措。本次演出即是在文化部和我駐南使館推動下,利用中南互辦國家年這一平臺,落實中非文化合作伙伴計劃,促成了兩國芭蕾舞團間的合作。
中南聯合芭蕾舞演出為何選擇了遼芭和約芭?據了解,南非經濟較為發達,芭蕾舞演出消費群體數量可觀,且南非現有華人近30萬。此外,約芭熟悉南非市場,擁有一個約1.2萬人的芭蕾舞觀眾數據庫,與很多國際芭蕾舞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對于遼芭來說,他們在注重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長期堅持走向國際市場且積累了一些國際演出與合作的經驗。
雖然遼芭演員陣容整齊,節目制作宏大,但組織一個六七十人的劇組赴南非演出成本太高,且對南非市場了解不足,獨自“試水”風險太大。和約芭強強聯合,不僅有效解決了約芭演員陣容不齊和遼芭對南非市場了解不足的問題,還憑借更加國際化的形象提高了市場號召力。
2012年以來,文化部著力實施“對非文化工作部省合作計劃”,支持地方省市與駐非洲國家使館合作,共同開展對非文化交流工作。在該項目的運作過程中,文化部和遼寧省文化廳通過部省合作機制為遼芭提供了國際旅費,免除其后顧之憂;與南非藝文部達成協議,由其為遼芭提供在南非期間的食宿費用,減輕了約芭的接待壓力。
市場化運作提升影響力
本次演出合作中,遼芭和約芭根據雙方的優劣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權責劃分,既確保了各自的優勢得到發揮,又有效規避了運營失誤帶來的風險。根據權責劃分,遼芭負責組織優秀的演員隊伍和日常的排練,約芭負責演出的組織和市場、票房運作。據此,約芭承擔演出虧本的風險并享有所有演出票房收入的權利和按場次向遼芭支付演出費用的義務,這樣調動了其通過市場推廣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積極性。合作協議簽訂后,約芭通過多種途徑對其數據庫中的觀眾展開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市場推廣,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對潛在消費群體進行了大面積市場推廣和票務促銷。此外,約芭還請來了古巴國家芭蕾舞團首席女演員和來自美國和巴西的知名芭蕾舞演員為聯合演出造勢,利用品牌和名人效應增加了項目的市場號召力,為演出成功奠定了扎實的市場基礎。
此外,社交媒體在此次演出的市場推廣和媒體宣傳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近40%的觀眾是通過“臉譜”等社交媒體獲取的演出信息。演出得到南非國家電視臺、布隆方丹地方新聞媒體、南非Topix新聞網、南非News24新聞網、南非華僑新聞報等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在南非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中南觀眾在“臉譜”、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網絡媒體上發表圖文資料和海量評論,為演出在不同群體中產生二次影響提供了有利的平臺。
中非文化交流的良好案例
此次遼芭和南非約芭合作演出,是創新中非文化交流模式的一次探索。長期以來,中非文化交流項目以政府間交流為主,受政府財政預算和人手不足的制約,受眾相對有限。而商業演出有著獨立的預算和靈活的運作方式,不受政府財政預算和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人力資源配備的制約。根據非洲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以交流演出和商演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對非文化交流與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以官方專項經費資助降低地方和民間文化企業赴非演出成本,調動地方和民間文化企業和團體參與中非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積極性,同時以商演的經濟效益鼓勵地方和民間文化企業承擔部分項目運作經費,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此外,這種演出模式為中非文化產業合作搭建了平臺。中非文化產業合作日漸成為對非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中國文化企業和團體還普遍缺乏對非洲文化市場的了解,拓展非洲文化產業市場風險較大。文化部以交流演出和商演相結合的形式推動國內文化企業和院團走進非洲,可以為其開拓非洲市場提供低風險的機遇,為優質文化產品走進非洲市場創造有利平臺。
此次遼芭以一個地方芭蕾舞團的身份在南非舞出了國際水平,創造了南非芭蕾舞商業演出的票房新紀錄,20場《天鵝湖》專場的總觀眾人數(按售票張數計算)達16703人。這說明,發展與非洲國家的文化合作一方面可以為國產文化產品開拓非洲市場創造條件,為中國文化產品的發展拓展新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國文化在非洲的傳播,增進非洲人民對中國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