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淡現狀:
大歌星關門百貨調整
萬達大歌星曾經是中國最大的連鎖量販KTV娛樂企業,也是王健林文化娛樂產業的重要一部分。
上海五角場、寶山萬達、周浦萬達等四個萬達廣場內的大歌星KTV店都已經關門,昨天,記者致電萬達大歌星的預約電話,提示音顯示,這個號碼已經不提供服務。在寶山萬達廣場,記者看到,目前該廣場內已經確定有新的KTV品牌進駐,取代了大歌星的位置。從商場內的告示來看,一家“王子公主奇遇記的主題KTV”即將在此處開業。而據萬達集團有關人士透露,五角場萬達廣場的KTV正在洽談中,去年就關店的周浦大歌星還沒有新品牌入駐。
據了解,萬達大歌星最早是王健林夫人林氏投資集團旗下的一家公司。2006年,萬達大歌星KTV 在南寧開出了第一家門店。2008年時,林氏投資集團在北京、上海建立大歌星量販KTV公司時,門店已達7家。2009年上海第一家店周浦萬達廣場開出,隨后以主力店品牌進駐上海各萬達廣場,截至2014年底已在全國開業89家門店。
和大歌星一樣,在萬達商業上市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萬達百貨,也在關店的陣痛中。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萬達關閉了全國各地40多家業績不佳的萬達百貨。一位接近萬達的人士表示,“百貨和KTV 一樣,都是為了撐住萬達規模的過渡產品。百貨就是下一個大歌星。”
首次回應:
事關萬達整體戰略轉型
從一開始的否認,到最近的解釋,萬達終于坦承,確實正在退出KTV領域,至于萬達百貨,也要因店制宜。
對于大歌星的調整,萬達商管公司總裁曲德君表示,KTV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受國家行業相關政策影響,連鎖經營KTV的利潤十分微薄,已不太適合萬達這樣規模的企業經營。萬達退出KTV經營,并不代表萬達廣場將取消KTV業態。萬達是在收回投資的前提下,將各地大歌星KTV門店轉讓給當地有實力的經營者,讓萬達廣場內的KTV更接地氣。
與此同時,萬達百貨也在調整的計劃中。
“萬達百貨和大歌星KTV的調整事關萬達整體戰略轉型,萬達集團正在進行企業的第四次轉型,就是要調整一些傳統產業,向更有發展前景的文化、旅游、體育等產業轉型。”曲德君表示,隨著購物中心和電商的發展,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方式正發生著巨大變化,大型零售業態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沖擊,個別萬達百貨店出現了虧損,對這些百貨店進行調整是企業的正常經營行為。萬達百貨的調整將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店”制宜。對適合大型零售業態經營的萬達廣場,將與業內知名企業進行合作,繼續經營零售業態; 對不適合大型零售業態經營的萬達廣場,將對原百貨經營區域進行重新劃分,引進更適合萬達廣場需要的業態; 即使是沒有百貨業態的萬達廣場,也會保留一些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傳統百貨品類,如珠寶、化妝品、鞋類等。
業內分析:
軟件并不比硬件容易玩
今年年初,萬達大張旗鼓地發布了轉型計劃,從重資產向輕資產模式轉變,也就是說,要改變房東的形象,成為管家、運營商。眾所周知,現在商場不好做,受電商的沖擊,大部分商場的購物消費都在下滑,商場們不得不考慮依靠體驗式消費填補業態的空缺,聚攏人氣。萬達的策略就是發展相應的娛樂體育產業,從服務中獲得收益,比如電影院、KTV、兒童樂園等等,但是,顯然這條路并不好走,萬達也不是全能的。
就拿KTV來說,要經營出色確實很難。記者曾經在工作日的下午光顧過寶山萬達的大歌星,當時80%以上的房間都是空閑的,即使該時段的費用便宜到不足50元,依然沒有顧客。據業內人士介紹,以一線城市的大歌星的運營模式來看,人工成本、房租、水電等加起來,每天的固定運營成本高達3萬多元,平均每個月100萬元以上,在目前的市場上,大歌星只有周末才能維持這樣的收入。實際上,2014年,大歌星就虧損3億元,在2014年年會上,大歌星還受到萬達集團高層的批評。
萬達商業也被很多人批評為沒有特色,從寶山萬達、周浦萬達百貨的布局來看,大部分品牌都是國內二、三線品牌,不但容易受到電商的沖擊,也沒有特色。而在這方面,一些特色百貨商店采用了買手制,或者引入大型的時尚旗艦店,扭轉了百貨的頹勢。
從最擅長的房地產開發商轉型,萬達勇氣可嘉,但是要做好全能的娛樂、體育產業運營商并不簡單,復制電影院的成功模式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萬達上市后,萬達電影院、萬達樂園、萬達兒童樂園這些都是新的故事,對投資者很有吸引力,描繪了未來萬達商業帝國的新藍圖,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首先,很多行業都已經有強勁的競爭對手,就拿KTV行業來說,臺北純K等都比大歌星做得好。萬達什么都要做,做得不專業,攤子太大,很容易失敗。其次,萬達商業新模式建立在這些新的板塊基礎上,一旦這些業態難以形成氣候,必然影響萬達商業轉型。”昨天,業內資深分析人士薛建雄表示,萬達大歌星的失敗提醒萬達,軟件并不比硬件容易玩,前者可以依靠大資金,后者需要經驗和時間積累。萬達已經發現,要填充缺乏人氣的商場還是要靠招商,招攬更有專業性、更有特色的店鋪,而不是大包大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