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多廳影院建設的普遍興起,在影院建設中的建筑聲學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經過多方調查發現,在多家影院的建設過程中,由于業主方、負責籌建的技術人員以及設計施工人員對建筑聲學不夠理解與重視,以至建成的影院均留有一定建聲設計缺陷的事例。
針對目前影院星級評定中存在的問題,國家廣電總局影院星級評定檢測組的陳江同志曾撰文指出了很多關于影院建筑聲學方面的缺陷,比如相鄰觀眾廳隔聲量低、背景噪聲高、混響時間不達標等問題。我們認為,這些缺陷確實是目前影院建設中存在較多的,現就一些具體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關于隔聲問題
現在的新型多廳影院的建設,大多以小型多廳為主,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面積與空間盡量增加影廳的數量。
由于近年來影片節目數每年都在增加,而且數字電影也越來越普及,多廳影院的規模也在逐年擴大。在國內大中型城市,一般多廳影院的觀眾廳數量在6、7個以上比較普遍。比較常見的規模是一個300座左右的中型影廳,再根據有效面積配置多個100—200座之間的小型影廳,有條件的還可設計一個小型VIP高檔觀眾廳,形成大小不等、層次多樣、業態齊全的多廳電影院。
由于多數多廳影院都選址在人口稠密的商業中心區,或大型商業建筑內部,場地租賃費用相對較高,這就要求業主盡可能地充分利用租賃面積,增加影廳的數量,爭取較高的投資回報與齊全的經營業態。
基于以上情況就要求放映工藝設計人員在規劃設計時,能充分利用有效場地面積以及空間,盡可能多的布置影廳數量并兼顧業態的齊全,同時還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為實現上述目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觀眾廳與觀眾廳之間共用一堵分隔墻或一條走道相鄰的情況等。在這樣緊密布置影廳的情況下,相互之間的隔聲就顯得尤為重要。
l、廳與廳之間的隔聲
按照《數字立體聲電影院技術標準》要求,觀眾廳與觀眾廳之間的共用分隔墻隔聲量應具有不小于60dB (C)的隔聲效果。而要達到以上標準規定,一般情況下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處理低頻穿聲。
首先建筑物原有結構的荷載,一般是不允許分隔墻根據構件隔絕一定分貝值空氣聲的質量定律來砌筑的,同時,國家還限制使用有較高質量品質的黏土制品構件。此時,應考慮利用其它輕質新型材料砌筑墻體并配以一定寬度空腔的辦法(有的還考慮利用一定輕質結構予以輔助隔聲)。利用此種辦法進行觀眾廳分隔時,要經過仔細分析與計算,要做到既不會使分隔墻墻體過厚(有的分隔墻全部完成后將近Im的厚度),損失了有效場地面積,又能達到相應的隔 聲效果;同時還應考慮選用材料的經濟性等相關因素。
另一種辦法,是在廳與廳之間布置觀眾進、散場走道。這樣做,每個廳只要一道新型材料輕質砌筑墻體或再配以一道輕質結構就可以了。這種方法,隔聲效果固然很好,但場地占用要相對大一些。采用這一辦法,要根據廳的大小與相關規范要求,盡量控制好走道的寬度,在達到規范要求的前提下,控制觀眾走道不會過寬而浪費面積。同時還應注意走道兩側觀眾廳的大小與長寬比例是否符合規范要求,以及建設方面的標準要求,不能顧此失彼。如果某一道墻體不在結構梁的位置上,還需與有關方面協商考慮,如何解決樓面的荷載問題等。所以放映工藝設計人員在進行工藝規劃設計時,要注意充分考慮建筑聲學方面的有關規范與要求。
2、觀眾廳與放映間以及其他布局之間的隔聲
根據《劇場、電影院和多用途廳堂建筑聲學設計規范》要求,觀眾廳與放映機房隔墻的中頻隔聲量宜≥45dB。但在實際設計操作中,還應充分考慮放映窗與觀察窗的隔聲問題。因為光學玻璃的厚度以及窗體的密封等因素,很容易致使隔聲量達不到標準。本人傾向于在滿足放映光線和觀察視角無遮擋的情況下,放映窗的面積越小越好。同時也要考慮放映機房的吸聲降噪處理,根據具體情況合理設計分隔墻。
觀眾廳隔墻外部如果是繁華的商業中心(如步行街等)或是交通繁忙的馬路,此時就要充分掌握商業中心或是繁忙馬路最大噪聲是多少?影廳位置距噪聲源的相對距離是多少等具體情況。根據上述了解的情況,通過計算,確定空氣聲隔聲方案。一般情況下,商業中心與一般馬路的噪聲不會超過75dB (A),觀眾廳的隔墻只要一道厚度大于200mm面密度大于160KG/㎡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墻或空心磚墻基本就可以了。如有特殊情況(如汽車鳴笛頻繁的街區等),為增加隔聲量,還應適當該將墻體加厚,或采用容重再大一些的材料,或增加其它輕質結構輔助隔聲。
觀眾廳隔墻與進場大堂或進、散場走道等之間的隔墻要求相對比較簡單些。一般進廳大堂等噪聲不會很大,基本按照上述外場墻體設計就可以了。如果觀眾廳與其他娛樂經營場所(如OK歌城、游藝設施等)距離很近,或是只隔一道墻體,此時就要采取必要的隔聲措施了。
樓板和屋頂的隔聲設計也應充分考慮,由于一般樓板的澆注混凝土厚度只有12~15cm,所以應根據隔層對面的經營業態的不同分別對待。如是輕質網架屋頂,則應根據輕質屋頂的材料以及保溫層的厚度計算應增加的觀眾廳隔聲量的措施。還應注意處理好撞擊聲與固體穿聲等問題。
3、隔聲門與聲閘
解決分隔墻隔聲問題的同時,還要考慮觀眾廳進、散場門的隔聲問題。
從安全防火意義上來講,每一個觀眾廳都是一個防火分區,觀眾廳進、散場門也是該防火分區的一部分,也要求有一定的耐火性能。但從影院聲學角度講,每一個觀眾廳也都是一個密閉的聲學分區,觀眾廳進、散場門也是該分區的一部分,也應對聲音的傳播有一定的阻斷作用。個別對影院建筑聲學不甚了解的設計人員,對觀眾廳進、散場門不提任何聲學要求,認為只要滿足乙級防火門的消防規范與裝飾效果就可以了。殊不知忽略了進、散場門的隔聲要求,分隔墻做得再好也無濟于事。進、散場門除了消防分區作用以及裝飾效果以外,隔聲性能也應該列入采購或制作的重要內容之中。
一般要求隔聲門的隔聲性能應達到35dB以上,即國標《建筑用門空氣聲隔聲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中規定的Ⅲ級隔聲門標準。而一般的防火門離上述標準還有很大距離。在實際應用中,不但設計人員要提出進、散場門的防火與隔聲要求,在施工安裝中,還要對安裝質量進行必要的監督,尤其門縫的密封、構件的牢固等。
因為一樘門對聲音的密封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一些設計單位就將聲閘引入設計當中。聲閘能非常有效地將進出通道的穿聲現象隔斷(或是減弱),有條件的場合使用得非常普遍。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兩方面的因素存在,比如造價問題、場地空間問題等都對此有一定的限制。對于聲閘,筆者認為沒必要逢門就做,即便場地空間許可,還有一個造價的問題值得考慮。防火隔聲門的采購價格與聲閘制作成本是相對比較高的,為業主節約投資也是設計人員的責任。只要在隔聲門關閉狀態下,外界噪聲不會對相應影廳產生超過允許的噪聲值,就沒必要安裝聲閘。
總之,觀眾廳的規劃分割、分隔墻的材料與形式、隔聲門與聲閘的選用等等,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都要綜合考慮影院整體布局和相關規范與標準要求,還要充分考慮滿足影院建筑聲學方面的相關需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完美的規劃設計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