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場舞成為很多中老年人喜愛的文化娛樂方式。然而,原本是為了強身健體、展示美麗才跳的廣場舞,卻也給有些人帶來了身體上的困擾。
家住西安陽光小區的程女士退休后迷上了廣場舞,兩年來為了減肥,她每天堅持跳兩三個小時,近一年來更是到了癡迷的程度。可最近,程女士感覺上下樓梯時膝蓋有些酸疼,后來逐漸發展到做舞蹈動作時也不如以往靈活。到醫院檢查,醫生說程女士由于長期過量運動,膝關節造成了一定磨損。如今,程女士不得不暫時告別廣場舞在家靜養。
“練習跳舞一定要從易到難,特別是對于平常缺乏鍛煉的中老年人來說,一定要量力而行。”從事體育工作多年的楊新增告訴記者,他所在的舞蹈隊每天跳廣場舞的時間控制在1小時之內,并且要求隊員練舞前至少要花10分鐘時間進行熱身,“十多年來,我們舞蹈隊沒有一位成員因為跳舞而受傷。”
陜西省第四人民醫院骨二科副主任李會曉表示,跳廣場舞原本動作幅度不大,脖子、腿、腰等身體部位都能活動到,對關節有好處,然而一旦運動過度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此外,大多數廣場舞都是在較硬的水泥地上進行,對關節起不到緩沖作用,應選擇在膠性地板等有彈性的地面上進行。
“客觀上講,一些舞隊的舞蹈選材與自身隊員的身體素質不相符。有些舞蹈動作強度過大,對中老年人很容易造成身體傷害。”國家一級舞蹈教師韓添程表示,規范的訓練會對舞者有嚴格的要求,如關節部位如何發力、如何掌握好節奏等,加上適合自己身體條件的舞蹈訓練方式,完全可做到美與健康的雙贏。關于廣場舞的編排,韓添程表示,專業舞蹈老師首先應對所指導的舞隊有一定了解,包括隊員身體狀態所能達到的鍛煉強度,等等。
廣場舞要跳得美就一定要有高難度的動作嗎?對此,西安新城區文化館群眾舞蹈教學基地——西安舞之韻舞蹈教研室教練原銘月持否定態度。“廣場舞也有它的規范性,中老年人的肢體靈活性或許不如年輕人,但只要在動作的開合之中刻意地用身體帶一些延長感,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美感。”原銘月說,在舞蹈培訓的過程中,專業老師不應僅僅進行動作示范,還應該對舞蹈動作有科學的講解,“比如一個低頭的動作,不單是脖子的彎曲,而是整個身體的一步步前曲,加之身體的曲線,就能展示出美來。相反,如果隊員在平時訓練中盲目模仿舞蹈動作,很可能因為用力不對而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
西安市新城區文化館館長王雅萍告訴記者,雖說文化館隨時隨地對廣場舞愛好者敞開大門,但實際上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對于70歲以上的加入者基本上持勸退態度。除了平時的輔導提醒大家做好熱身活動、選擇軟底鞋子、控制好時間外,文化館特別注重落實廣場舞安全方面的工作。以本次舉辦的“快樂百姓 舞動幸福”廣場舞大賽為例,就設有醫療組在旁待命。此外,當參加市級以上的廣場舞比賽時,新城區文化館多年來堅持為每一位參賽隊員購買一份意外傷害保險。“美,不能傷害自己,舞出健康和美麗無論如何都應是第一要義。”王雅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