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音響師,你要承認的是,曾發生過一些音響沒有達到理想狀態,而使你指責自己的設備的事情。“這臺設備有毛病了,”可能就是你那時會說的話。可能你的一位同事、一位聽眾、一位樂隊成員、你的女友會說“為什么我聽不見吉他聲?”或“為什么聲音那么糟?”而你的回答是“嗯,坦率地說他們使用的話筒是件垃圾,”或“我不能使用這種控制臺——它并不是一臺專業設備,”或“那些揚聲器只是水貨。”這些一定在你身上發生過,對嗎?它已經在我身上發生過了——那時,我就是這么回答的。但這真的是問題的原因所在嗎?
首先,我要說確實有時是設備有問題。讓我們將其稱為原因1:設備無法勝任手頭上的工作。
我確實遇到過幾次這種情況。與巡回演出的團體在一起的幾年里,我們帶著自己的全套PA,它適合中、小型場地,也就是說250到5000個座位的場地。那真是件好東西,Soundcraft Venun組合式調音臺,Meyer Sound揚聲器,不錯的外部設備等。但在某些情況下,由于我們演出地的后勤方面或可能的合同義務,使我們無法使用自己的PA。在這些情況下,我們會使用一個提前送到的追加條款,條款是非常自由寬泛的,但在技術細節方面足夠豐富,讓設備達到我們所期望的質量。
我記得特別是一次我們在主題公園的外場演出時,他們完全忽視了條款,認為他們提供的Mackie調音臺要比條款里面規定調音臺好。這并不是在攻擊Mackie。然而,我確實認為制造商在推進其產品適應實際質量的方式上并不總是做的很好。
本來我想說“這臺設備只是無法達成要求”,可能這對我只是損失了很多良好意愿和再多幾個敵人,然而演出仍然不得不繼續下去。相對地,我處理了它,低聲地抱怨幾句,重新綻放笑容,并繼續盡我所能。相信我,調音臺并不是唯一不足的設備。更好的設備會有更好的性能嗎?也許吧。或許有一定比例的聽眾會有意識地注意到差別,大多數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到。然而,有一個真正有質量的聲源(畢竟這是個大樂隊),設備的品質肯定會有影響,我們總是去有意識地試圖呈現出最好的燈光和音響團隊。而它并不如我期望的那么優秀。
原因2:應該是對好設備的不當使用。
坦率的說,我認為這是我們任何音響師都應承認的最常見的一種情況。我們真的知道如何最好地使用我們手頭所有的設備嗎?如果你誠實地說“我已經讀過手冊,與每位獨自的制造商討論過各種關于這臺設備的事情,自己做了測試,而且我相信我了解了這臺設備的輸入和輸出,”那可真不錯!更多的人都應當這樣準備。那么關于練習使用設備又是怎么樣呢?我的意思是在倉庫測試調音臺,給它一些聲源,并使用各種功能以做到對一些復雜的操作,迅速、順利地應用。
當我剛起步時讀一些關于頂級混音師的讀物。這些家伙似乎總在談論關于“練習混音和錄音”,所以他們會預先將所有命令計算出來,像每一個效果,每一個EQ轉換,每一個通道靜音等。當然現在對自動化的數控臺來說這種操作變得更容易(盡管也許并不直觀)。但是,仍然沒有什么可以取代練習。
記得有一次當我們在演出中遇到了些問題(即,我們搞砸了激勵器),我就曾想過“這臺設備出毛病了”,無論如何,我不會承認是我的問題。再次去商店時,我聯系了在Meyer Sound的Bob McCarthy,問他一些事情并告訴他揚聲器是如何連接的,放大器是如何設置的,而他說“你為什么要這樣連接它們,放大器為什么要這樣設置?難怪你遇到了些問題。”他鼓勵我去再次閱讀使用手冊——他認為我應首先閱讀它——因此,我開始一點點更加了解了位于放大器/揚聲器末端的增益結構。難怪這些制造商越來越多地轉向有源揚聲器,所以像我一樣的朋友們就不太容易弄亂它們了。
另一個例子是:我對Adobe Illustrator知道得很少,盡管我對Photoshop很擅長。每當我嘗試用Illustrator做些東西時,我都不可避免的遇到了挫折,并認為“這個軟件有毛病”,但稍后我試著誠實的面對自己(是的——它總是一再發生)并想起是我對這個軟件缺少認識、訓練、經驗和練習,這就是限制我的地方,而不是軟件本身的問題。
換句話說,責怪“這設備出毛病了”只是作為我們技能不足的借口。不幸的是,我認為這種是3種原因中最普通的,最狡詐的。我們可能并不總這樣,也許在某些幾乎并不知情的情況下這么做了。事實上,它使我想起了很多這些年認識的一些音樂家和音響工程師。那些最優秀的,處于競賽頂端的音樂家、音響師,都謙虛,心胸寬廣而且有禮貌。那些認為可以證明他們有能力的人卻經常被發現在訓斥別人或叫囂“這設備有毛病”。這就是我的問題:如果你是個如此了不起的工程師,為什么你不能讓這臺設備為你工作呢?一個偉大的音響師甚至能用簡單的工具達到最大成效,而較次的音響師,當然做不到。
音響師應當提高對設備的使用水平
原因3:設備確實需要改進
正如有些人作為終端用戶,在那里負責巡回演出,但也有些人在過去的12年中為制造商工作,雙方的立場我都曾經歷過。是的——最高級別的設備仍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改進。事實上,讓我這樣說好了:所有設備的缺陷都可以加以改進。另外,即使我們想要擁有高級放大器、揚聲器、調音臺和話筒,但顯然,我們并不能改變不同工程師的操作方式。當然,一些設備真的優于其它,至少在某些應用上。我想大家都會同意,設備的質量在過去的20年間有了顯著的改善。放大器更輕,更強有力,而且更便宜。設備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應用和個人選擇。
但我希望的是,制造商要完全將注意力放在設備在現實操作中的一些更精細之處。要知道,與用戶間失去聯系是多么容易,將工程開發的最新功能或改良的規格視為“這正是每個人都希望的”很自大。也許我們想要,也許我們不想要,或也許我們寧愿有一些其他功能或變化。對制造商而言一個常見的陷阱就是,想當然想地認為某樣東西“更好”(即,平直的響應,減少失真,加大帶寬等),認為通過他們的定義,將提高現實中的性能或至少可提高銷售額。我們都知道事情并不總是按這種方式進行。
另一方面,我認為用戶總是輕易地認為制造商會銷售更多的部件,而且所有其余用戶都認為會受益于他們提出的某些功能或改變,制造商清楚地知道事情不能那樣進行。事實上,我記得在Neumann工作的很多年中,曾有客戶和用戶來行業展覽會找我,并告訴我說Neumann需要推出5.1或環繞版本的KU100 仿真人頭話筒。首先,仿真人頭是一個雙耳話筒系列,而人們也只有2個耳朵而已。因此,這種對5.1版本的想法有點離譜。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兩件事:首先,這些人并不清楚事實上我們已經賣出了多少KU100。而且通過添加環繞,結果銷售達到大概50%以上,我們本來可能會因為這個開發成本而失去一切的。其次是,事實上他們本身可能不會真的去買最終的產品。但他們卻深信是我們不得不推出這些產品。
所以我要提出一點:我相信你隨時都有如何改良音頻產品的好主意。你得思考關于接口、功能、規格,諸如此類。但是要意識到,制造商在滿足廣大客戶要求,生產高品質的產品制造利潤方面已經面對巨大的挑戰了。是的,我們制造商想要生產出更好的產品,我們希望聽到你的想法。但同時,我們希望你閱讀使用手冊并想出你創造性的使用方式。那就是工程的定義,是不是?使用你擁有的去達到你想要的結果。與此同時——我們無疑需要你的投入并對此抱持期待。否則,產品將停滯不前,而最新的功能將會直接脫離實驗室。沒有人希望那樣,或許除了背后會提出那些怪誕想法的人,而我們并不想鼓勵他們,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