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的金秋十月,按理說秋收冬藏的時節里,應該享受收獲和分享。可面對即將過去的2014,又將迎來2015,一時間竟然愁離上心頭,因為對于行業來說,實難有驚喜的變化,進而恍惚覺得這應該是2013,迎來2014。奈若何,白駒過隙,時不我待。
每當論到“專車專用”時,行業間總有一股豪氣上心頭。當我們總提當年勇時,其實我們更應該多看看未來。動筆寫未來趨勢類的文章,心中總是有些忐忑,當今天在鍵盤前敲擊2015的汽車電子后裝行業發展趨勢時,再次苦口婆心、杞人憂天的多了些惆悵。
集成與多元化
行車記錄儀和車載導航的集成,代表產品的集成方向;聽音樂時也能顯示導航,代表多程序運行同界面顯示的集成方向;導航、音樂、藍牙等常見功能之外,結合車道偏離、人車識別等輔助駕駛功能是一類集成方向;實景導航和地圖顯示分屏顯示也是一種集成方向……2015年,硬件的集成,功能的集成,應用的集成成為研發的必選項,僅僅靠“專車專用”一招鮮的時代將遠去。而高通收購CSR更會加快來自芯片端的集成。
多元化,主要包括系統的多元化,Windows CE和安卓,先吃“螃蟹”而積累了技術和經驗儲備的安卓系車機將迎來收獲,安卓如何穩定的上車也將上升到車上如何便捷的多任務操作顯示安卓。導航終端多元化,不僅僅是專車專用導航、PND、后視鏡導航的天下,手機輔助(各種LINK將走向實用)也將逐漸成為一種可行的選擇。而道鏡、魔鏡、云鏡、心鏡、X鏡更助推某芯片商每月幾十K的瘋漲(再認為后視鏡是小量市場的太佬們值得深思),可賣的硬件終端多元化,除開常見的專車專用導航,PND、后視鏡導航、電子狗、行車記錄儀等等,車載空氣凈化器等原本不太常見的硬件終端將開始走入后裝。
全液晶儀表臺
UI與UE
汽車電子審丑的時代即將過去,UI的重要性原本早該提上議事日程。不管樂意不樂意,今后汽車電子的UI設計也得漂亮。交互,或者說用戶體驗是互聯網界常常提及,但又快過氣的詞兒和事兒,之所以說“過氣”是因為這已經成為互聯網界硬件和軟件的“標配”,產品經理,設計師們天天琢磨。但往往汽車電子行業樂觀的說要落后手機等行業3-5年,剛好用得上。而且用戶往往會更加習慣常用的產品體驗,比如說用戶往往會將智能手機,電腦的用戶體驗來要求汽車電子,要求汽車電子產品的體驗也能爽,超越預期。2015年,UI與UE再不進步,用戶都要拿著蘿卜和大棒來趕企業加速了。不過從路暢大屏的操作上終于還是看到了后裝努力的希望。
行業與大眾
對于品牌傳播來說,2015年不會有大的變化,依舊還是給白菜價要求撈回黃金效果。金杯銀杯口碑都不如老板的“指點江山”。行業媒體總收入盤子將繼續收窄,在“面包”和“理想”中掙扎,但又不得不面對“面包”越來越小,溫飽尚可,想大魚大肉的時代已經沒有了。
都在提要把品牌做到用戶層面,要做消費者品牌,且不說汽車電子行業本就是一個小眾行業,在浩如煙海的媒體矚目點中從來不曾成為“今日頭條”,加之一個半成品想要獲得關注實非易事,所以負責市場,尤其是品牌的童鞋們仍將處于苦逼的狀態。硬廣式的軟文和傳播仍舊是主角,因為老板們厚愛深愛。媒體們也沒時間和經歷倒騰內容。假大空依舊是傳播的主流,“老子天下第一”,誰敢說“灑家”天下第二,奈若何甲方氣場強大,媒體也只能屈從,甚至市場和品牌部門也得屈從老板們的品牌喜好,畢竟公司是老板的,當然可以對品牌傳播“指點江山”。2015,品牌依舊行業,給業內人士以及自家品牌的兄弟姐們看看就不錯了,切莫貪“直指用戶”,除非是醉了。
回歸制造,而非智造
同逐漸擺脫“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的國內大環境和主流趨勢不同,汽車電子,尤其是以車載導航為代表,將重回制造,既包括盈利水平,也包括技術水平。先前“專車專用”可以說也算是汽車電子行業的驕傲,可惜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情,近些年來,汽車電子行業鮮有創新,加之方案商給力,準入門檻一再拉低,價格戰在所難免。2015年,仍將看不到“智造”的影子,反而“制造”將愈加強勢回歸,繼續拉低價格,甚至放低產品質量。
再說遠一點,未來能做OEM甚至ODM的企業都為數不多,說得直白一點,即便是要成為汽車電子領域,尤其是車載導航領域的“富士康”,也不是大多數企業能具備的實力。稍稍讓人舒心的是聽聞終于有人開始從芯片訂制開始,后裝電子終于會有了自已的主控芯片(智者行天下)。
跟風,還是跟風
2014年的“創舉”莫過于大屏導航了,典型的跟風之作。不少企業其實就是典型為了大屏而大屏,而沒有正真從UI和UE的角度考慮過為何要大屏,如何利用好大屏。2015年,跟風依舊是典型趨勢,尤其是偏居一隅的龍頭企業們,往往都要等新晉汽車線試探好前期市場,確定新產品和新方向后快速復制,企圖利用先前積累的經驗和規模優勢“后發制人”。而上百家一窩蜂而上的后視鏡廠家更會讓整個市場更加擁擠不堪。
面子與里子
對于熟悉行業的人來說,大家都明白,在行業內面子是相當的重要。“給足面子”,“有面子”才是響當當的。即便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又何妨,重要的是要面子過得去。老大帶出的老二老三也一個個都是這總那總級別了,能力不說,談起事來都是論江湖話發展吹互聯網。2015年,狀況不會有大的改觀,可以預見的是論資排輩依舊,企業內部占位優先。走個市場還前簇后擁,小的們早就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來個皇帝的新裝,回歸公司后“江山一片大好”,天天抱手機刷微信互點贊。可惜的是老板們已經很難聽到一線真實的聲音了,所以即便叫囂著“讓聽得見炮火的人決策”,依舊不過是句空話。開個天貓店就電商了,就O2O了也是面子于里子的最好例證。
倒閉與賺錢
2014年已經習慣,2015年若再有老板跑路,公司倒閉將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但是賺錢依舊,大的企業規模優勢還在,2015年還不至于坐吃山空。至于小企業嘛,能賺錢快就賺錢快,大不了注冊個新商標重來。
利空與利好
十部委《指導意見》一出,后市場將迎來新玩家、新玩法、新格局。阿里收購高德、騰訊入股四維、百度收購長地萬方、小米注資凱立德預示互聯網大頭進入汽車后市場領域只是時間問題。這對后裝市場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好自個心中都得有個譜。但后裝市場快速反應的基因還是行業發展的主力軍,行業永遠不缺想法也不缺資源,如何有效的利用大市場的機會找到自已的定位才是正理。相信明年又會出現后市場的風景線。而陸續IPO路上的企業也終將塵埃落定,后市場資本運作也將找到對等的機會。
李宗盛在《山丘》中唱到“越過山丘,雖然已白了頭,喋喋不休,時不我予的哀愁,還未如愿見著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丟…”比較應景,作為結尾。2015,越過山丘,走過下坡,才能再上山頭。
作者簡介:張蓬,深圳太極風總經理,汽車電子行業資深專家、策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