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民的法律意識,營造良好法治環境,金湖縣呂良鎮以“廣播村村響”工程為載體,扎實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依托“廣播村村響”這個平臺,為全鎮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知識的宣傳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該鎮共投入5余萬元,按照隔音的高標準要求建立了廣播室,并給全鎮12個村居配齊了相關設施和設備,利用有線電視網路進行連接傳輸。
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長效機制。為確保“村村響工程”的長期性和實效性,呂良鎮成立由文廣站牽頭,綜治辦、司法所和其他站所共同組成的“村村響廣播”工程工作小組,建立“建、管、用”的長效機制,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確保“村村響廣播”工程天天響、長期響、優質響,把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及時傳遞到群眾的心坎上。
創新廣播形式,打造宣傳陣地。為捕捉群眾宣傳的閃光點,讓欄目更好的貼近群眾,該鎮組織綜治辦、司法所等相關工作人員定期深入群眾,征求意見,讓群眾點播,使群眾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識。
設立專題節目,加強法制宣傳。為進一步增強廣大村民的法律知識和法制意識,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全鎮以“村村響廣播”工程為載體,扎實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為全鎮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律知識的宣傳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使“村村響廣播”工程成為開展法制宣傳的新舉措、新陣地。
依托“村村響廣播”開設法制宣傳欄目,充分發揮“村村響廣播”優勢,針對普通老百姓進行一些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識宣講,通過淺顯的語言,入情入理的說教,拓寬了農村群眾接受律知識的途徑。通過宣讀講解、專題講座、以案說法等多種形式,讓老百姓深刻體會到法就在身邊,法就在生活中,有效促進了廣大村民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等行為習慣的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