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從天緣潰敗看汽車影音市場渠道20年變遷年終,再回首2013年的中國汽車影音行業,最令人扼腕嘆息的,莫過于曾經輝煌的惠州天緣電子一夜破敗。這場對行業有不小波及,但并未影響從業者繼續往前走信心的變局背后,刻錄著過去二三十年來,大浪淘沙的中國汽車影音市場及渠道分銷不斷從內而外的革新和變遷。
發源于汽車卡帶機、鼎盛于專車專用導航一體機、大轉折于車聯網云時代,中國汽車影音市場的渠道業態,在經歷了20多年的風風雨雨后,現在逐步進入到了言必稱“移動互聯網”關聯的“云時代”。
源起“增城派”
在這個驚天逆轉過程中,曾經一大批先知先覺,“寧為雞首、毋為牛后”的增城派創業者們逐步走進泛黃的歷史典冊。曾經,增城派們將開終端門店、做代理分銷的樸素經營思想(生意經),通過他們自己以及自己的兄弟、朋友和孩子們,帶到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增城人在這個行業所立下的汗馬功勞,曾在2012年鄭州展會上宏大的“金駿獎”行業30年成就頒獎大典上,給了代表一代人創業并守業、世代相傳的令人尊敬的業界前輩增城市工商聯合會負責人馬賴洪先生。
馬賴洪被業界稱為“廣州永福路上的開荒牛”、廣州永福路汽車用品商圈創始第一人。他在上世紀80年代初,打開了一扇通往汽車用品行業的大門,隨后帶動廣大增城人走上汽車用品發展道路,從廣州輻射到全國各地以及海外市場。
可以說,中國汽車影音市場的渠道商業發源,增城人起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并在后來的歲月中形成了一個類似商幫“增城派”的地域特征化的群體。他們南拓廣州,北達三江,西抵新疆,東征上海江浙,這個群體在汽車改裝、配件以及汽車音響等行業都廣泛涉獵,其中,在汽車影音行業的一個分支(具體從業者數不詳),在CD機大行其道的19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左右得到了最為輝煌的發展。
特別是廣州永福路,這個文明全國乃至全球的汽車音響集散地,充斥著大量的增城人,從批發到終端店,都有他們的身影。當然,這些市場和渠道,因為魚龍混雜,也充斥著大量的水貨以及走私產品(潮汕一線曾轉銷過來不少走私產品)。增城派們在這里出生、生活、學會做生意、再轉戰到其他地方,將典型化的“粵式生意經”(靈活、有錢就賺不管大小、從伙計到老板)傳播到了全國各地。
聞名全國的淘金夜店“金色年華”,算是中國汽車影音市場留下的一個特殊標記。淘金“金色年華”留下了增城派商家們及后來者太多的啤酒故事、艷遇歷史和創業的艱辛與眼淚,以及男人們揮發在強勁樂感中的荷爾蒙分子;它的存在,見證了增城派以及永福路汽車影音商圈的發祥、發展、輝煌和轉折。在2005年前后,圍繞金色年華附近又新開了幾家K店娛樂場所,足以證明中國汽車業和汽車影音市場的快跑發展對娛樂行業的深度影響力。
據一個非官方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全國各地從事汽車后市場生意的增城人有近20萬之眾,而從事汽車影音產品經營的估計在3萬人左右。
70后一代
2001年前后,一批小年輕——70后人,不分地域,從全國四面八方,開始進入這個行業,并嶄頭露角。
經過一二十年的行業教育,在中國汽車產銷量進入突飛猛進的前夜,有創業眼光和膽色的兄弟或者姐妹,他們中有的從小店經營開始,跟單、送貨、售后、對產品進行研究或布局市場營銷與推廣等等,有的從做公司銷售員、銷售經理或售后服務員等開始起步,逐步成長、做大,成為一方霸主。北方山西的蘇強彥,南方福建的林建明都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員。
在汽車影音產品研發生產制造領域,惠州天緣、深圳歐華、三水好幫手、路暢等等一批企業開始誕生,有的逐步通過OEM和外銷訂單,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盡管2013年天緣折戟惠州,但不能抹殺天緣老板吳宏曾經在代理索尼、先鋒中表現出來的經商智慧和對渠道管控的天分,以及其順勢而為創建天緣,將天緣做到最高峰銷售達六個億的輝煌歷史。更可貴的是,以天緣吳宏、好幫手盧燦光等為代表的一代老板,曾經著眼長遠,早早引進職業經理人機制,為汽車影音研產銷企業的現代化發展做了諸多成功的嘗試,所以,才會涌現出羅大軍、漆宜波等一批忠誠于企業的經理人團隊。
經理人機制,為企業帶來了更多有思想、有經驗的市場營銷人才。而一些企業的這些人才在離職離開公司后,有不少人看好這個行業,繼續在行業打拼,其中不少人選擇自主創業,由此而誕生了一批更有素質的渠道商群體。廣東美承、北京京盛等一批對企業忠誠的經銷商隊伍,正是這樣發展而來的渠道經銷商。
隨著新一代70后的加入,曾經美好的CD機、DVD機時代,便在不斷以產品推陳出新的DVD導航賣方時代早早將CD、DVD生意結束。
隨之,組織形態意識較為保守的增城派也在與70后的爭奪戰中,逐步敗退和轉型,退守到技術、專業音響甚至更為狹窄的小眾專業市場,有的老一代創業家在獲得多桶金后上岸,離開這個行業。增城派的集體輝煌走向沒落。
新生代80后崛起
這樣的日子在2005年左右再次出現轉變。
隨著70后在廠商和渠道方面力量的加強、原始積累的完成,企業或渠道商內部的人才分化與人才“分裂”成為必然。
一批80后開始逐步浮出水面,在人才大軍的擠入和企業的優勝劣汰法則下,一批80后(及80后左右)有的主動、有的被動進入創業行業。筆者將此稱為“企業衍生派”(企業員工出來創業)與“區域派”(從經銷商處分裂出來的新生力量)走向前臺——成為新生代力量,他們是年齡介于80后左右至85左右的一批年輕力量。如曾經的天緣體系分裂出的不少優秀代理商北京京盛公司、廣東美承、四川榮和、武漢聯誠、安徽恒信,都在當地市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隨著中國汽車產銷量的進一步增大(2013年超過2000萬輛),龐大的汽車保有量和消費基數,使中國汽車影音市場的渠道生態圈也在不斷改變。
曾經欣欣向榮的龐然大物天緣倒閉了,索菱等一些大型公司岌岌可危,而類似星爍電子這樣的小眾工廠卻因潛行修煉產品、走差異化渠道之路,活得有滋有味。
在傳統影音導航產品向車聯網交替融合之際,渠道市場將發生不可逆轉的聚變,但以80后新生代主導渠道的市場格局還尚未演繹成定勢,一切都存在諸多可能。除了粗放型的大分銷、一些過氣的托盤商以及新興的渠道運營商并存外,各類終端店業態也在切割著這個越來越龐大的汽車影音市場。
不過,80后們先天成長于互聯網環抱的基因,對于其向車聯網云時代的轉化,無疑比其他人更多了一份先機和認知,其商業(渠道)實踐也應該可以更快一步,特別是在越來越多的80、90后消費者身上,80后們渠道經營者更具趨同化的消費引導優勢。
小結:
天緣倒下的好事,是其他各廠家有了瓜分這一成熟的渠道肥肉的機會;而壞事則是,在車聯網時代來臨之前,在被80后們以及即將到來的90后們的選擇面前,其他廠家準備好了“被倒閉”嗎?
從歷史中尋找可鑒的閃光點,從敗局中獲得創業永生的智慧,這或許是我們回首過去二三十年汽車影音行業心存的敬仰之情,和將來持續深挖和維護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開源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