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中文-亚洲第一中文字幕-亚洲第一综合网站-亚洲丶国产丶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中国-国内精品久久影视

服務熱線:400-6787-160
音響網(Audio160.com) > 行業資訊 > 音響信息(汽車影音) > 汽車影音電子大營銷時代的營銷暢想
汽車影音電子大營銷時代的營銷暢想
更新時間:2014-1-6 9:28:26 編輯:溫情 文章來源:音響網 調整文字大小:【
[導讀] 2011年對于汽車影音電子行業是個不平凡的一年,車市在去年井噴式發展的情況下卻急剎車,加之行業技術門檻不高,缺少技術標準與監管,導致大批生產廠商的涌入,并以價格為殺手锏來搏取一定的市場份額,從而導致未上量(10000臺/月以下)的廠家直接轉入價格戰。

  2011年對于汽車影音電子行業是個不平凡的一年,車市在去年井噴式發展的情況下卻急剎車,加之行業技術門檻不高,缺少技術標準與監管,導致大批生產廠商的涌入,并以價格為殺手锏來搏取一定的市場份額,從而導致未上量(10000臺/月以下)的廠家直接轉入價格戰。而像好幫手、路暢、飛歌等大廠家也一邊不得不疲于應對小廠商的死纏爛打,一邊大力開發推廣方向并未明朗的新產品,大小廠家似乎都感覺較往年吃力,于是紛紛預測今年整個行業的發展進入成熟期和洗牌年。但筆者認為現狀并沒有如此糟糕,反而充滿生機,廠商的急增雖令眾多廠商面臨競爭的陣痛,但從長遠來看,對刺激購買、擴大市場容量無疑產生積極意義。另一方面,行業經過前些年的發展,已經告別了暴利時代,廠家如果抱著暴利思想不放自然會感覺吃緊。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末,民用轎車保有量4029萬輛。除去便攜導航及前裝占據的市場份額,目前行業普遍樂觀的認為影音導航電子產品的使用率約30%,也就是說行業總容量在1200萬臺左右,但實際總銷售量與這一數字仍有一定差距。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汽車影音電子行業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新的競爭者批量進入,市場容量在不斷擴大;4S店和后裝流通渠道暢通;模具工藝、方案技術日趨成熟;產品價格開始進入下降通道……種種跡象顯示,汽車影音電子行業仍處于成長期,其發展后勁和生命力仍然旺盛。

  第八屆中國汽車用品(鄭州)交易會結束后,很多廠家明顯感覺到整個展會較往年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客戶關心價格的少了,關心質量和服務的多了;談產品的少了,拼品牌的多了;沉寂的廠家少了,搞演出、會務營銷From EMKT.com.cn的廠家多了……在DVD導航產品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品牌符號越來越重要,產品力正逐漸向品牌力轉變。汽車影音電子行業顯然進入大營銷時代。

  在這個大營銷時代,同樣面臨營銷暗區。4S店渠道一直是各廠商爭奪的焦點,但占據市場銷量半壁江山的4S店渠道并不是任何一個廠家都能進去的,新生廠家只能是望而興嘆。之所以筆者將4S店歸于營銷暗區,是因為該行業的特殊性。其一,4S店基本是利用自己信息和資源的強勢地位來完成銷售,車主缺少選擇權。其二,4S店渠道沒有太多的營銷技巧,廠家只需要保證產品的穩定性、 做好與4S店的客情關系即可。再次,4S店從用品采購到銷售再到售后服務,缺少一定標準和透明性。影音電子在4S店的銷售模式頗具中國特色,眾多廠商對該渠道既愛又恨。目前幾乎的所有廠家的車機產品開機畫面采用原車LOGO,年初因此事多家行業知名企業被工商局查處,這其實更多的是迎合了4S店渠道商的需求,廠家和4S店是相互“暗送秋波”,各取所需。

  車機產品的價格在4S店并不透明,這與拼殺得慘烈的后裝渠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不過,這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在慢慢縮小,天平正逐步往后裝渠道傾斜,原因很簡單:市場越成熟,產品的價格、性能、服務就會越來越需要透明化和可量化,讓車主最終受益才是制勝市場的王道。

  鑒于此,后裝的營銷顯得尤為重要,但實際上很多廠家依然迷戀4S店的高利潤,筆者一再警告那些把所有籌碼壓在4S店渠道的廠家,它會給你一陣陣的快感,但這不是長期的,明天享受快感的說不定就是別人,況且快感完了之后你便會虛脫疲軟。這豪不夸張,行業不乏這樣的案例。4S店不存在營銷,最多也只能說是銷售,只有后裝渠道才有更多的營銷技巧而言,所以原來眾多廠家輕策劃重銷售的格局在慢慢演變。其實廠家不需要一味的迷戀4S店渠道的風花雪月,特別是新進的小廠家,扎實做好基本功,后裝殺開一片血路,4S店自會投懷送抱,否則只能是吃力不討好,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最近歐華在澄清自己被收購的傳聞,筆者認為歐華確實是個充滿活力和不斷創新的企業,贏在創新,也會將自己斷送在創新。這不是危言聳聽,行業就有這樣的先例,營銷需要務實,玩不得虛浮。行業進入大營銷時代,便會有些企業扯虎皮拉大旗,月銷量幾千臺向渠道吹噓自己是行業老大,其實這也無傷大雅,但現實是其廣告越響,銷量反而越下滑,思路的偏差足以斷送自己的前程,以喂豬的方法來喂鴨其結果可想而知。紐曼去年轟轟隆隆,今年便悄然無聲。筆者不是要咒哪個企業,也不想細數行業企業在營銷方面的優劣勢,只是給點衷告:營銷需要細水長流,企業需要長遠發展。

  前段時間跟同行朋友聊行業現狀,朋友針對目前的現狀覺得無計可施,雙品牌雙價格運作也嘗試了、新產品也不遺余力的推廣了、產品機型也基本開發全了、終端與媒體廣告也做了……但市場卻并不買帳,朋友對行業的現狀倍感傷感。行業發展有高潮就有低谷,前年的凱越到去年的凱正,今年的市場黑馬是個未知數。但如果一味的歸咎于市場的淡季也太顯膚淺。其實營銷當大家都做加法時,我們需要做減法。不管是“車聯網”主機、還是后臺服務主機、還是車載電腦,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這陣風刮得很猛,甚至有廠家叫嚷著做行業第一,似乎這些新產品是來革傳統影音導航產品的命的。但也有聰明的廠家只括風,不下雨,筆者只所以還稱贊后者,不是筆者思想守舊,而是依據行業的發展規律,傳統影音導航依然是行業主流,其生命周期少則兩三年,多則四五年,就目前這種格局,把企業太多資源放在新品類的推廣與銷售上不舉步維堅也難,當然,錢太多的公司另當別論。

  問題回到正題上,傳統影音導航價格殺得分不清眼睛鼻子,如何維護品牌利潤,筆者認為任何時期消費者都有低價需求便會有高附加值需求,雙品牌運作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你雙品牌分開運作得是否徹底?車主又有多大的選擇空間?A公司為應對今年上半年的降價壓力,決定開發一套新系統低價上市,但眼見原有品牌銷量一步步下滑,而新系列產品的研發剛提上日程,終于頂不住價格壓力,新系列沒出,老品牌產品卻大幅降價。B公司面對上半年的價格壓力,決定開發"安卓"系統的新產品,近半人力物力投入其推廣銷售,然傳統影音車機產品卻停滯不前,結果也是慘淡。A、B公司的情況在目前行業非常普遍,要么是臨陣磨槍,要么就是過于火熱。

  市場競爭的現實就是這樣,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如果都能按常理出牌,營銷就失去了其趣味性和挑戰性。汽車影音電子行業也是如此,隨著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與技術的不斷成熟,其大營銷時代必然來臨,作為行業的營銷人,我們需要慎思謹行,以推動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為己任。筆者沒法將目前行業營銷方面的細枝未節拿來與大家分享討論,暢想現在展望未來,權當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勉!

 網友評論
 編輯推薦
  • 行業之痛:音響PK【音響網專題報道】
  • 耳機的歷史——記錄它走過的發展足跡
  • 調音臺-音樂系統的心臟【專題報道】
  • 2013上海國際專業燈光音響展覽會[專題]
  • KV2 Audio:音頻行業的先行者
  • 走進FBT  享受原汁原味的意大利之聲
  • QSC:從功放制造商到音頻解決方案專家
  • 六十八年風雨歷程 成就sennheiser傳奇之聲
音響人物
設為首頁 | 商務信息 | 音響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音響網 | 網站地圖 | 網站RSS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音響網 國際域名:www.tszfjx.cn 版權所有.1999-2014 深圳中投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郵箱:web@audio160.com  電話:+86-755-33018766  傳真:+86-755-33010870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